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支撑要素研究--基于隐含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方法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1. 导论 | 第14-34页 |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4-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7页 |
·选题意义 | 第17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30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25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25-29页 |
·既往研究不足及本研究特点 | 第29-30页 |
·研究目的、方法、内容及思路 | 第30-34页 |
·研究目的 | 第30-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页 |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研究思路 | 第32-34页 |
2. 低碳城市建设理论基础 | 第34-49页 |
·本章概要 | 第34-3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5-39页 |
·隐含碳排放 | 第35-36页 |
·低碳经济 | 第36页 |
·低碳城市 | 第36-39页 |
·低碳城市建设理论支撑 | 第39-48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低碳城市建设 | 第39-40页 |
·低碳经济理论与低碳城市建设 | 第40-41页 |
·产业相关理论与低碳城市建设 | 第41-42页 |
·人口相关理论与低碳城市建设 | 第42-44页 |
·文化相关理论与低碳城市建设 | 第44-45页 |
·建筑相关理论与低碳城市建设 | 第45-46页 |
·制度相关理论与低碳城市建设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3. 中国隐含碳排放实证分析 | 第49-74页 |
·本章概要 | 第49页 |
·文献综述 | 第49-53页 |
·隐含碳排放与I-O模型 | 第49-51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51-53页 |
·模型构建与说明 | 第53-58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53-56页 |
·模型说明 | 第56-58页 |
·实证分析 | 第58-72页 |
·产业部门能源消耗隐含碳排放估计 | 第60-63页 |
·产业部门间隐含碳排放效率分析 | 第63-66页 |
·直接碳排放与隐含碳排放比较分析 | 第66-71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4. 中国碳排放与隐含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 第74-114页 |
·本章概要 | 第74-75页 |
·文献综述 | 第75-79页 |
·Kaya恒等式与LMDI方法 | 第75-78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78-79页 |
·碳排放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 第79-98页 |
·模型构建 | 第79-84页 |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84页 |
·中国碳排放实证分析 | 第84-98页 |
·隐含碳排放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 第98-112页 |
·模型构建 | 第98-101页 |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101-102页 |
·中国隐含碳排放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 第102-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5.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及核心支撑要素 | 第114-140页 |
·本章概要 | 第114-115页 |
·低碳城市建设的国内外经验 | 第115-125页 |
·低碳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 | 第115-122页 |
·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试点 | 第122-125页 |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模式选择分析 | 第125-129页 |
·低碳城市建设的“低碳城市化”模式 | 第125-126页 |
·低碳城市建设的“城市低碳化”模式 | 第126-127页 |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混合模式 | 第127-129页 |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支撑要素 | 第129-139页 |
·低碳城市建设的产业要素支撑 | 第129-131页 |
·低碳城市建设的人口要素支撑 | 第131-133页 |
·低碳城市建设的设施要素支撑 | 第133-135页 |
·低碳城市建设的文化要素支撑 | 第135-137页 |
·低碳城市建设的制度要素支撑 | 第137-139页 |
·本章小结 | 第139-140页 |
6. 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140-147页 |
·政策建议 | 第140-145页 |
·研究的可能创新 | 第145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45-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5页 |
后记 | 第155-156页 |
致谢 | 第156-15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