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抗虫转BT基因水稻大田农艺性状及其对氮、钾肥响应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略语表第12-13页
前言第13-30页
 1 水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第14-20页
   ·物候学第14-15页
   ·产量潜力第15-16页
   ·氮素利用效率第16-18页
     ·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基因型差异第17页
     ·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方法第17-18页
   ·可溶性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第18-19页
   ·植物激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第19-20页
 2 转Bt基因作物的农艺表现及其生理机制第20-23页
   ·产量第20-21页
   ·氮素吸收与代谢第21页
   ·钾的吸收第21-22页
   ·最适群体密度第22页
   ·其它农艺性状第22-23页
 3 Bt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以及其抗虫性第23-26页
   ·Bt基因表达的时空差异性及其可能的原因第24-25页
   ·Bt基因表达的遗传性及基因型差异第25页
   ·维持抗虫转基因作物抗性的栽培管理措施第25-26页
 4 非生物胁迫对Bt基因表达及其抗虫效果的影响第26-27页
   ·非生物胁迫对Bt基因表达的影响第26-27页
   ·非生物胁迫对Bt蛋白靶标害虫抗性的影响第27页
 5 小结第27-28页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8-30页
第一章 转Bt基因水稻材料及其亲本的产量差异及其生理机制第30-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4页
   ·试验材料第31页
   ·试验设计第31-32页
   ·田间取样和样品处理第32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32-34页
     ·株高、分蘖数、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第32页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第32页
     ·叶片SPAD值和氮素含量测定第32-33页
     ·光合速率测定第33页
     ·茎秆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测定第33页
     ·植物激素的测定第33-34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43页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第34-35页
   ·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量第35-40页
   ·光合速率、茎秆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第40-41页
   ·籽粒中植物激素的含量第41-43页
 3 讨论第43-46页
 4 小结第46-47页
第二章 转Bt基因水稻材料及其亲本对不同播期的响应第47-6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8-50页
   ·试验材料第48页
   ·试验设计第48页
   ·田间取样和样品处理第48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48-49页
     ·株高、分蘖数、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第48页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第48-49页
     ·分蘖数动态第49页
     ·主茎叶龄指数第49页
     ·幼穗分化过程计量第49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9-5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0-59页
   ·温度和生育期第50-54页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第54页
   ·分蘖数、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第54-57页
   ·叶龄和穗发育时期第57-59页
 3 讨论第59-61页
   ·播期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第59-60页
   ·播期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60-61页
 4 小结第61-62页
第三章 转Bt基因水稻材料及其亲本对不同氮肥处理的响应第62-8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3-64页
   ·试验材料第63页
   ·试验设计第63页
   ·田间取样及样品处理第63-64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64页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第64页
     ·叶片SPAD值和氮素含量测定第64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6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4-78页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第64-68页
   ·分蘖数、株高和叶面积指数第68-69页
   ·氮肥利用效率第69-71页
   ·氮素的吸收和分配第71-76页
   ·SPAD值第76-78页
 3 讨论第78-79页
 4 小结第79-80页
第四章 转Bt基因水稻材料及其亲本对不同钾肥处理的响应第80-9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1-82页
   ·试验材料第81页
   ·试验设计第81页
   ·田间取样和样品处理第81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81-82页
     ·株高、分蘖数、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第81页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第81页
     ·钾素含量测定第81-82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82页
 2 结果与讨论第82-91页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第82页
   ·分蘖、株高、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第82-88页
   ·比叶重和SPAD值第88-89页
   ·钾的吸收和分配第89-91页
 3 小结第91-92页
第五章 转Bt基因水稻材料在不同氮肥处理下抗虫效果研究第92-10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3-94页
   ·试验材料第93页
   ·试验设计第93页
   ·田间取样及样品处理第93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93-94页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第93页
     ·虫害发生情况评价第93-94页
     ·冠层透光率的测定第94页
     ·叶片SPAD值和氮素含量测定第94页
     ·叶片中Bt蛋白含量测定第94页
     ·稻瘟病病情发病指数测定第94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94页
 2 结构与分析第94-100页
   ·产量第94-98页
   ·不同氮肥处理下Bt水稻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抗性第98-100页
   ·不同氮肥处理下叶片中氮素与Bt蛋白含量第100页
 3 讨论第100-105页
 4 小结第105-106页
第六章 结语第106-110页
 1 研究小结第106-108页
   ·Bt基因的导入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第106页
   ·Bt基因的导入对水稻播期响应的影响第106-107页
   ·Bt基因的导入对水稻氮肥响应的影响第107页
   ·Bt基因的导入对水稻钾肥响应的影响第107-108页
   ·转Bt基因水稻及其亲本在不同氮肥处理下的抗虫效果第108页
 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08-109页
 3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展望第109-110页
   ·试验材料第109页
   ·钾肥试验和播期试验没有年度重复第109页
   ·转Bt基因水稻结实率下降的生理机制第109页
   ·转Bt基因水稻对非生物胁迫的研究第109页
   ·自然虫害发生条件下转Bt基因水稻的氮肥管理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附录第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旱胁迫对稻谷品质性状及W_X基因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苎麻响应N、P、K亏缺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