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9页 |
一、康海生平及其文学创作概述 | 第10-13页 |
二、康海《中山狼》杂剧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7页 |
三、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一章 《中山狼》杂剧讽刺李梦阳说相关文献考辨研究 | 第19-31页 |
一、“刺李”说的由来 | 第19-22页 |
二、正史相关文献的“中立”态度 | 第22-25页 |
三、康、李两方相关文献的“偏袒”态度 | 第25-27页 |
四、康海与刘瑾关系考 | 第27-29页 |
小结 | 第29-31页 |
第二章 《中山狼》杂剧与同题材作品比较研究 | 第31-47页 |
一、《中山狼》杂剧与同题材民间故事比较 | 第31-40页 |
二、《中山狼》杂剧与同题材文人作品比较 | 第40-44页 |
三、《中山狼》杂剧在明代以后的改编传播 | 第44-47页 |
第三章 《中山狼》杂剧宗元复古倾向研究 | 第47-61页 |
一、《中山狼》杂剧音乐形式上的复古 | 第47-55页 |
二、《中山狼》杂剧对元杂剧精神的继承 | 第55-61页 |
第四章 《中山狼》杂剧的“哀境”研究 | 第61-74页 |
一、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的“哀境”与“以哀衬乐” | 第61-63页 |
二、“哀境”的结构功能 | 第63-65页 |
三、“哀境”的再现功能 | 第65-68页 |
四、“哀境”的喜剧功能 | 第68-74页 |
结语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