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和瑛《易简斋诗钞》研究--“易”、“佛”之道与和瑛精神境界及其诗境之关系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7-9页
一、和瑛其人及其哲学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第9-20页
 (一) 功在王室:“自怜华鬓犹看剑,莫遣寒芒达紫微”第10-13页
 (二) 学为儒宗:“我有扪虱菴,六经为庖厨”第13-15页
 (三) 三教并重:和瑛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第15-20页
二、以“易”眼观物第20-33页
 (一) 《易简斋诗钞》中所流贯的“易”学精神第21-27页
  1. 《乾》卦为代表的“刚健”精神第21-23页
  2. 宇宙运化无穷的“生生”之德第23-25页
  3. 民胞物与的仁者情怀第25-27页
 (二) “易”道影响下对李、杜、苏“刚健”诗风的接受第27-33页
三、以“佛”眼观物第33-42页
 (一) 和瑛对佛教思想接受的实质第33-36页
 (二) 佛禅思想影响下的“清凉”诗境及其美感特性第36-42页
四、易佛之道的调和第42-50页
 (一) 从义理层面呈现“易、佛互融”第42-45页
 (二) 易、佛之道影响下的“陶”诗接受及其独特人格第45-50页
五、易佛之道陶铸的诗学归趋第50-58页
 (一) “平淡”的诗境营造第50-53页
 (二) 以“禅”、“理”入诗的思悟性抒情范式第53-55页
 (三) “趣远旨超”的“意格”升华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后记第61-64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运用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解读戏剧《加算器》中的异化
下一篇:康海《中山狼》杂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