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阈下的中学生消费问题研究--以山东省烟台市中学生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5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2.实证研究法 | 第13页 |
(五)创新点 | 第13-15页 |
一、消费与德育概述 | 第15-23页 |
(一)中学生 | 第15-17页 |
1.中学生概述 | 第15页 |
2.中学生特点 | 第15-17页 |
(二)消费 | 第17-19页 |
1.消费的内涵 | 第17页 |
2.消费的类型 | 第17-18页 |
3.消费的观念 | 第18-19页 |
(三)德育 | 第19-21页 |
1.德育的过程 | 第19-20页 |
2.德育的意义 | 第20-21页 |
(四)德育与中学生消费行为的关系 | 第21-23页 |
二、中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 第23-51页 |
(一)中学生调查情况概述 | 第23-25页 |
1.调查对象 | 第23-24页 |
2.调查方法 | 第24-25页 |
(二)中学生消费现状 | 第25-42页 |
1.消费水平 | 第25-29页 |
2.消费项目 | 第29-32页 |
3.消费特点 | 第32-42页 |
(三)中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 第42-46页 |
1.消费水平趋于高额化 | 第42-44页 |
2.消费品牌崇尚高级化 | 第44-45页 |
3.消费项目倾向高端化 | 第45-46页 |
(四)不当的消费的成因 | 第46-51页 |
1.学生因素 | 第46-47页 |
2.家庭因素 | 第47-49页 |
3.学校因素 | 第49-50页 |
4.社会因素 | 第50-51页 |
三、不当消费行为的危害 | 第51-56页 |
(一)学生素质提高难度增大 | 第51-53页 |
1.以自我为中心 | 第51页 |
2.依赖心理较强 | 第51-53页 |
3.社会责任感较弱 | 第53页 |
(二)家长身心负担日益沉重 | 第53-54页 |
1.经济负担重 | 第53页 |
2.精神压力大 | 第53-54页 |
(三)学校不良风气积少成多 | 第54-55页 |
1.影响学习成绩 | 第54页 |
2.攀比风气盛行 | 第54页 |
3.不良心理产生 | 第54-55页 |
(四)社会进步发展面临阻碍 | 第55-56页 |
四、解决对策 | 第56-61页 |
(一)学生——提升素养自觉自律 | 第56-57页 |
1.尊重父母劳动 拒当啃老一族 | 第56页 |
2.常怀感恩之心 积极回报社会 | 第56页 |
3.努力成人成才 提高责任意识 | 第56-57页 |
(二)家长——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 第57-58页 |
1.言传:中外相融 取其精华 | 第57页 |
2.身教:勤俭持家 正确消费 | 第57-58页 |
3.沟通:身教胜于言传 注意教育方式 | 第58页 |
(三)学校——多措并举教育引导 | 第58-60页 |
1.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 第58-59页 |
2.适时更新教育内容 | 第59页 |
3.积极转变教育形式 | 第59-60页 |
(四)社会——崇尚节约科学发展 | 第60-61页 |
1.发挥舆论导向性作用 | 第60页 |
2.积极构建节约型社会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第64-68页 |
附录二:访谈 | 第68-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