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荒漠草原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构建与研究--以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8页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2页
   ·研究现状综述第12-17页
     ·生态安全概念第12-14页
     ·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国外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研究第14-15页
       ·国内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研究第15-17页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8-20页
   ·自然概况第18-20页
     ·地理位置第18-19页
     ·地质第19页
     ·地貌第19页
     ·水文第19页
     ·气候第19页
       ·气温第19页
       ·降水第19页
     ·土壤第19-20页
     ·植被类型第20页
   ·区域人文社会状况第20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28页
   ·研究方法第20-25页
     ·空间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第20-22页
       ·反射光谱数据采集与计算第20-21页
       ·植被盖度计算与地面光谱模型建立第21页
       ·生产力光谱模型建立第21-22页
     ·主要气候因素选取第22页
     ·区域植被盖度反演与盖度分级第22页
     ·区域植被生产力反演与生产力分级第22-23页
     ·植被盖度与植被生产力对降水和气温响应函数模型的选取第23页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第23-25页
       ·基于植被盖度和植被生产力的生态安全评价第23-24页
       ·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第24-25页
   ·技术路线第25-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区域植被盖度面积变化对降水和气温的响应第28-38页
   ·区域气温与降水变化特征分析第28-29页
   ·区域植被盖度面积变化特点分析第29-31页
   ·区域植被盖度面积变化对降水以及气温变化的响应第31-37页
     ·不同植被盖度面积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第31-34页
     ·不同植被盖度面积对气温变化的响应第34-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区域植被生产力变化对降水和气温的响应第38-47页
   ·区域植被生产力面积变化特点分析第38-40页
   ·植被生产力区域面积变化对降水以及气温变化的响应第40-47页
     ·不同生产力区域面积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第40-43页
     ·不同植被生产力区域面积对气温变化的响应第43-47页
   ·本章小结第47页
第六章 生态安全评价第47-56页
   ·基于盖度水平的生态安全评价情况第47-48页
     ·平均状态到最佳状态的生态安全评价第48页
     ·平均状态到最差状态生态安全评价第48页
   ·基于生产力的生态安全评价第48-50页
     ·平均状态到最佳状态的生态安全评价第49页
     ·平均状态到最差状态生态安全评价第49-50页
   ·综合安全评价第50-55页
     ·乌拉特后旗 2000-2010 年每年生态安全情况分析第50-53页
     ·不同生态安全指标年际间变化情况分析第53-54页
     ·乌拉特后旗 2000-2010 年平均生态安全情况评价第54-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七章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第63-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矿山电力保护装置数据处理与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远洋船员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