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同一国家内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 | 第14-18页 |
·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 | 第18-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24-26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4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4-26页 |
第2章 溢出效应相关理论 | 第26-31页 |
·溢出效应的相关概念 | 第26页 |
·溢出效应的理论解释 | 第26-28页 |
·信息传递 | 第26-27页 |
·投资组合理论 | 第27页 |
·启发式准则和羊群效应 | 第27-28页 |
·市场传染假说 | 第28页 |
·其他理论 | 第28页 |
·债市和股市具有相关性的机理 | 第28-30页 |
·经济周期不同的运行情况导致资金在债市和股市之间流动 | 第28-29页 |
·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发生变化 | 第29页 |
·市场风险变化导致资金在股市和债市间流动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A 股市场和美国国债市场间的溢出效应定性分析 | 第31-35页 |
·全球经济运行情况 | 第31页 |
·通货膨胀和通胀预期变化情况 | 第31-32页 |
·美国货币政策 | 第32页 |
·中美经济关联度 | 第32-33页 |
·金融恐慌心理和羊群效应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A 股市场和美国国债市场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 第35-45页 |
·模型选择 | 第35页 |
·样本数据选取 | 第35-36页 |
·均值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 第36-39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36页 |
·协整检验 | 第36-37页 |
·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37-38页 |
·建立 VAR 模型 | 第38-39页 |
·对均值溢出效应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39-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A 股市场和美国国债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 第45-52页 |
·模型选择 | 第45-46页 |
·样本数据检验 | 第46-49页 |
·正态性检验 | 第46-47页 |
·序列相关检验 | 第47页 |
·A RCH 效应检验 | 第47-49页 |
·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 第49-50页 |
·建立二元 G ARCH (1 ,1 ) - BEKK 模型 | 第49-50页 |
·波动溢出效应检验 | 第50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建立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 第52页 |
·渐进式开放资本市场 | 第52页 |
·监管当局提高监管能力 | 第52-53页 |
·提高 A 股交易的科学性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