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9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9页 |
第2章 政府采购寻租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政府采购的内涵和特征 | 第19-20页 |
·寻租的内涵及分类 | 第20-21页 |
·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内涵 | 第21-22页 |
·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经济人”假说理论 | 第22-2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4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4-25页 |
·博弈理论 | 第25-27页 |
第3章 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 | 第27-33页 |
·政府与采购人员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27-28页 |
·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28-30页 |
·政府、采购人员、供应商三方复合博弈分析 | 第30-33页 |
第4章 我国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现状分析 | 第33-43页 |
·我国政府采购的发展概述及寻租现象概况 | 第33-37页 |
·我国政府采购的发展概述 | 第33-35页 |
·我国政府采购寻租现象概况 | 第35-37页 |
·我国政府采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寻租行为 | 第37-43页 |
·我国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发生环节 | 第37-39页 |
·我国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39-43页 |
第5章 我国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案例分析 | 第43-52页 |
·我国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典型案例 | 第43-47页 |
·案例介绍 | 第43页 |
·初步分析 | 第43-46页 |
·案后小思 | 第46-47页 |
·我国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后果 | 第47-49页 |
·浪费社会资源 | 第47-48页 |
·扰乱市场秩序 | 第48页 |
·降低采购质量 | 第48页 |
·败坏社会风气 | 第48-49页 |
·我国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成因分析 | 第49-52页 |
·政府权力对市场交易的介入是政府采购寻租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 | 第49页 |
·追逐个人利益是政府采购寻租行为产生的主观条件 | 第49-50页 |
·“委托—代理”关系及信息不对称是政府采购寻租行为产生的客观条件 | 第50页 |
·采购法制不健全是政府采购寻租行为产生的制度条件 | 第50-52页 |
第6章 我国政府采购寻租行为的防范措施 | 第52-59页 |
·完善和创新政府采购制度 | 第52-55页 |
·完善政府采购法规体系 | 第52-53页 |
·健全政府采购救济制度 | 第53-54页 |
·强化政府采购活动监督 | 第54页 |
·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 | 第54-55页 |
·规范政府采购程序,控制采购过程 | 第55-59页 |
·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 | 第55-56页 |
·规范政府采购方式 | 第56页 |
·规范供应商管理,严控采购来源 | 第56-57页 |
·增加采购官员寻租成本 | 第57-58页 |
·提高采购人员道德水平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