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8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 | 第16-18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本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诚信视觉下的科研不端行为及防范 | 第18-25页 |
·诚信视觉下的科研不端行为 | 第18-22页 |
·科研诚信及相关概念辩析 | 第18-19页 |
·负责任的研究行为与科研不当行为 | 第19-20页 |
·科研不端行为及相关概念辩析 | 第20-22页 |
·诚信视觉下的科研不端行为防范 | 第22-25页 |
·诚信视觉下的科研不端行为防范战略和机制 | 第22-23页 |
·美国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策略转变及意义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中国科研不端行为监管机制及其运行状况 | 第25-31页 |
·中国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制度 | 第25-27页 |
·顶层制度设计 | 第25-26页 |
·基层执行政策 | 第26-27页 |
·中国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层级监管体系 | 第27-29页 |
·顶层监管: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 | 第27页 |
·部门及其专门监管机构 | 第27-28页 |
·基层单位及其专门执行机构 | 第28-29页 |
·中国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程序 | 第29-31页 |
·行政程序 | 第29页 |
·司法程序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中国科研不端行为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1-36页 |
·中国科研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1-32页 |
·“单位制度”现象及成因 | 第31-32页 |
·“官本位”结构及成因 | 第32页 |
·中国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制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2-34页 |
·法制化程度不高及成因 | 第33页 |
·科研管理制度缺乏伦理考量及成因 | 第33-34页 |
·中国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其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4-36页 |
·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4-35页 |
·文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5-36页 |
第五章 中国科研不端行为监管机制的优化策略及措施 | 第36-43页 |
·优化中国科研不端行为监管体制 | 第36-38页 |
·中国政府应加强对科研诚信建设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 | 第36-37页 |
·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应负责营造促进诚信的机构环境 | 第37页 |
·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作用 | 第37-38页 |
·强化科研人员的责任意识 | 第38页 |
·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监督 | 第38页 |
·完善中国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制度体系 | 第38-40页 |
·完善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 第38-39页 |
·改革科研管理制度 | 第39-40页 |
·优化中国科研不端行为监管体系的运行机制 | 第40-43页 |
·一般查处原则 | 第40-41页 |
·联合监管原则 | 第41-42页 |
·综合防范原则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