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及加筋板的多个平衡状态和弹性“突跳”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稳定性理论的发展 | 第11-12页 |
·薄板屈曲后屈曲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加筋板屈曲后屈曲研究现状 | 第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几何非线性问题 | 第15-19页 |
·引言 | 第15页 |
·结构屈曲后屈曲及稳定性的概念 | 第15-19页 |
第三章 非线性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19-22页 |
·概述 | 第19页 |
·伪弧长法 | 第19-22页 |
第四章 平板算例分析 | 第22-73页 |
·平板的后屈曲分析 | 第22页 |
·固支条件1下板的后屈曲 | 第22-48页 |
·模型一(板厚h=0.5mm) | 第23-31页 |
·模型二(板厚h=1mm) | 第31-38页 |
·模型三(板厚h=1.5mm) | 第38-43页 |
·模型四(板厚h=2mm) | 第43-48页 |
·固支条件2下板的后屈曲行为 | 第48-56页 |
·模型五(板厚h=1mm) | 第48-53页 |
·模型六(板厚h=2mm) | 第53-56页 |
·固支情况下与理论解的比较 | 第56-58页 |
·简支1情况下板的后屈曲行为 | 第58-61页 |
·模型七(板厚h=1mm) | 第58-60页 |
·模型八(板厚h=2mm) | 第60-61页 |
·简支2下的薄板的后屈曲行为 | 第61-72页 |
·模型九(板厚h=1mm) | 第62-67页 |
·模型十(板厚h=2mm) | 第67-72页 |
·简支情况下与理论解的比较 | 第72-73页 |
第五章 加筋板算例分析 | 第73-91页 |
·简支条件下的第一类加筋板 | 第73-81页 |
·模型一 | 第73-77页 |
·模型二 | 第77-78页 |
·模型三 | 第78-79页 |
·上述三个模型结果比较 | 第79-81页 |
·简支情况下第二类加筋板 | 第81-88页 |
·模型四力的方向和筋条平行,筋条在板的中间 | 第81-83页 |
·模型五力的方向和筋条平行,筋条在板的1/3处 | 第83-86页 |
·模型六力的方向和筋条平行,筋条在板的1/6处时 | 第86-88页 |
·模型四、五、六的比较 | 第88页 |
·简支情况下模型四板厚为1mm筋条高度的影响 | 第88-9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1页 |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作者简历 | 第96-9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