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目的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适当生活水准权概述 | 第16-21页 |
·适当生活水准权的含义和特征 | 第16-17页 |
·适当生活水准权的含义 | 第16-17页 |
·适当生活水准权的特征 | 第17页 |
·适当生活水准权的权利形成过程 | 第17-18页 |
·适当生活水准权的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获得适足食物的权利 | 第18-19页 |
·获得适当住房的权利 | 第19-20页 |
·适当生活水准权的其他内容 | 第20-21页 |
第3章 我国保障适当生活水准权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 第21-28页 |
·我国关于适当生活水准权的立法 | 第21-22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规定 | 第21页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相关规定 | 第21-22页 |
·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 第22页 |
·我国在适当生活水准权方面的实践 | 第22-24页 |
·政府对公民适当生活水准权保护的措施 | 第22-23页 |
·我国在保障公民适当生活水准权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 第23-24页 |
·我国在保护适当生活水准权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28页 |
·适当标准的不确定 | 第24-25页 |
·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 第25-26页 |
·对社会保障的重视程度不足 | 第26页 |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 第26-28页 |
第4章 国际人权法保障适当生活水准权的法律规定及启示 | 第28-32页 |
·国际人权法保障适当生活水准权的有关规定 | 第28-30页 |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中的相关规定 | 第28-29页 |
·《世界人权宣言》中的相关规定 | 第29-30页 |
·其他国际人权法的有关规定 | 第30页 |
·从相关国际人权法规中得到的启示 | 第30-32页 |
·将适当生活水准权明确列入人权法保障内容 | 第30-31页 |
·明确适当生活水准权的具体权利标准 | 第31页 |
·对弱势群体特殊进行保护 | 第31-32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保护适当生活水准权的若干法律建议 | 第32-37页 |
·明确适当生活水准权的适当标准 | 第32-34页 |
·适当标准确定的差别性确定 | 第32页 |
·适当标准的否定性确定 | 第32-33页 |
·适当生活水准权的具体适当标准 | 第33-34页 |
·进一步完善国内相关立法 | 第34-35页 |
·在《宪法》中明确确立适当生活水准权 | 第34页 |
·具体立法中应体现公民适当生活水准权的国家义务 | 第34-35页 |
·从经济层面保障我国适当生活水准权 | 第35页 |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 第35页 |
·正确对待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问题 | 第35页 |
·逐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35-37页 |
·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36页 |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36-3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7-38页 |
·要从宏观、整体上把握适当生活水准权的保障问题 | 第37页 |
·保障适当生活水准权所面临的新挑战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