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方法和程序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程序 | 第12-13页 |
2. 教师自我效能的研究综述 | 第13-27页 |
·教师自我效能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罗特(Rotter)的内外控信念理论 | 第13页 |
·班杜拉(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 | 第13-15页 |
·教师自我效能的概念研究 | 第15-19页 |
·教师自我效能的概念 | 第15-19页 |
·中学地理教师自我效能的概念界定 | 第19页 |
·教师自我效能的结构和测量研究 | 第19-21页 |
·教师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 | 第21-24页 |
·中学地理教师自我效能的重要性 | 第24-27页 |
·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 第24-25页 |
·新课程的实施建议 | 第25-27页 |
3. 中学地理教师自我效能的调查 | 第27-32页 |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研究工具 | 第28-32页 |
·中学地理教师自我效能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8-29页 |
·中学地理教师自我效能调查问卷的实施 | 第29-32页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32-48页 |
·吉首市中学地理教师自我效能整体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吉首市中学地理教师自我效能各向度分析 | 第33-38页 |
·班级管理向度教师自我效能分析 | 第33-34页 |
·学习评价向度教师自我效能分析 | 第34-35页 |
·教学设计向度教师自我效能分析 | 第35页 |
·教学策略与技巧向度教师自我效能分析 | 第35-37页 |
·教学执行向度教师自我效能分析 | 第37页 |
·教学认知向度教师自我效能分析 | 第37-38页 |
·不同个人背景变量的中学地理教师自我效能的差异分析 | 第38-45页 |
·学校环境因素与中学地理教师教学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 第45-48页 |
5. 结论和建议 | 第48-55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建议 | 第49-54页 |
·对教育行政机关的建议 | 第49-50页 |
·对学校的建议 | 第50-52页 |
·对教师的建议 | 第52-54页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