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研究 | 第12-17页 |
·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遗传模式及其应用 | 第12-14页 |
·两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 | 第12-13页 |
·隐性上位基因互作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 | 第13-14页 |
·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定位 | 第14-17页 |
·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其应用 | 第17-24页 |
·分子标记的类型 | 第18-21页 |
·随机DNA分子标记 | 第18-19页 |
·目的基因分子标记 | 第19-20页 |
·功能性分子标记 | 第20-21页 |
·分子标记的开发策略 | 第21-22页 |
·集群分离分析法(BSA) | 第21-22页 |
·遗传图谱整合 | 第22页 |
·已知序列分析 | 第22页 |
·分子标记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第24-26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的基本条件 | 第25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3 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上位抑制基因(esp)的分子标记开发 | 第27-38页 |
·前言 | 第27-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群体的构建与育性调查 | 第28-29页 |
·DNA提取和混合池的构建 | 第29页 |
·AFLP分析 | 第29页 |
·AFLP标记向SCAR标记的转化 | 第29-30页 |
·遗传连锁分析和图谱绘制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分离群体中单株的育性调查 | 第31页 |
·AFLP标记的筛选与群体分析 | 第31-33页 |
·SCAR标记的直接转化 | 第33-35页 |
·SCAR标记的群体分析与简单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与隐性上位抑制基因(esp)连锁标记的筛选 | 第36-37页 |
·AFLP标记向SCAR标记的转化 | 第37-38页 |
4 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上位抑制基因(esp)的分子标记评价 | 第38-45页 |
·前言 | 第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标记分析 | 第38-39页 |
·遗传分析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遗传分析 | 第39页 |
·标记分析与评价 | 第39-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影响分子标记评价的可能因素 | 第43页 |
·遗传分析对随机DNA分子标记适用性检测的必要性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1 32种不同材料的来源与基因型 | 第56-57页 |
附录2 44个标记在32份亲本中的扩增情况 | 第57-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