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与区域市场互动研究--以义乌市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9页 |
第一节 区域市场与地方政府问题的产生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第三节 论文的框架和方法论 | 第15-16页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9页 |
第二章 义乌的区域市场:形成、特征、问题及其表现 | 第19-25页 |
第一节 义乌区域市场的形成 | 第19-21页 |
一、 小商品市场的开放 | 第19-20页 |
二、 小商品流通中心的形成 | 第20页 |
三、 全球小商品市场的形成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义乌地方政府与区域市场关系的特征 | 第21-22页 |
一、 民间自发创新 | 第21-22页 |
二、 地方政府引导、调控、规范 | 第22页 |
三、 政府与市场合作互补 | 第22页 |
第三节 义乌区域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表现 | 第22-25页 |
一、 市场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慢 | 第23页 |
二、 政府面临经营环境监管的压力 | 第23页 |
三、 政府面临市场发展方向引导的考验 | 第23-24页 |
四、 行政管理体制面临新挑战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义乌区域市场发展的主要经验 | 第25-30页 |
第一节 政府“无为”促成市场开放 | 第25页 |
第二节 政府推动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政府调节弥补市场不足 | 第26-27页 |
第四节 政府引导市场走向国际化 | 第27-28页 |
第五节 会展与市场良性互动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与区域市场关系 | 第30-50页 |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领域 | 第30-35页 |
一、 地方政府是区域市场发展的规划引领者 | 第30-32页 |
二、 基于市场导向的宏观产业引导 | 第32-33页 |
三、 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协调 | 第33-34页 |
四、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协调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微观管理的领域 | 第35-39页 |
一、 质量规制,维护区域市场形象 | 第36-37页 |
二、 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 第37-38页 |
三、 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 | 第38-39页 |
第三节 营造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 | 第39-42页 |
一、 基础设施建设 | 第39-40页 |
二、 制度供给推动经济发展 | 第40页 |
三、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 第40-41页 |
四、 经济与社会的和谐 | 第41-42页 |
第四节 政府自身改革 | 第42-49页 |
一、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 第43-45页 |
二、 创新政府管理体制 | 第45-47页 |
三、 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 | 第47-49页 |
第五节 强县扩权下的区域市场与政府关系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