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 创新点 | 第12-13页 |
四、 难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早期英国以通商为由对西藏的打探 | 第14-18页 |
一、 波格尔和特纳之行 | 第14-16页 |
二、 进入拉萨的曼宁 | 第16-18页 |
第三章 两次不平等条约后三大“商务”机构的确立和英国驻拉萨代表团的设立 | 第18-27页 |
一、 第一次不平等条约(及续约)亚东商埠的开放 | 第18-21页 |
二、 第二次不平等条约(及续约)江孜、嘎大克商埠的开放 | 第21-24页 |
三、 英国驻拉萨代表团的设立 | 第24-27页 |
第四章 英国在西藏进行的“商务”活动及影响 | 第27-41页 |
一、 英国在“商务”旗帜下对西藏的政治侵略及影响 | 第27-30页 |
(一) 胁迫九世班禅赴印 | 第27-28页 |
(二) 挑唆出逃印度期间的十三世达赖喇嘛 | 第28-29页 |
(三) 幕后参与非法的西姆拉会议 | 第29页 |
(四) 策划“泛亚洲会议”闹剧 | 第29-30页 |
(五) 政治侵略带来的影响 | 第30页 |
二、 英国在“商务”旗帜下对西藏的经济侵略及影响 | 第30-36页 |
(一) 开通商埠后倾销商品 | 第31页 |
(二) 低价掠夺各种原料 | 第31-33页 |
(三) 控制西藏邮电通讯 | 第33页 |
(四) 经济侵略带来的影响 | 第33-36页 |
三、 英国在“商务”旗帜下对西藏的文化侵略及影响 | 第36-41页 |
(一) 以传教为名开办教会学校 | 第36-37页 |
(二) 建立江孜拉萨英语学校 | 第37-38页 |
(三) 唆使噶厦政府派遣留学生 | 第38-39页 |
(四) 文化侵略带来的影响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