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曼荼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哲学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0页 |
第一章 藏密曼荼罗总论 | 第10-26页 |
第一节 鬼魅的曼荼罗 | 第10-14页 |
第二节 藏密曼荼罗的起源 | 第14-19页 |
第三节 密宗曼荼罗分类 | 第19-25页 |
第四节 藏密曼荼罗的特性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藏密曼荼罗宗教哲学的实用性 | 第26-33页 |
第一节 祭坛建筑 | 第28-29页 |
第二节 藏密以图式显现 | 第29-32页 |
第三节 新时代曼荼罗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藏密曼荼罗艺术审美性 | 第33-47页 |
第一节 藏密曼荼罗的艺术特征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以造型方式分四类 | 第35-38页 |
第三节 藏密曼荼罗基本型 | 第38-40页 |
第四节 藏密曼荼罗艺术表现形式 | 第40-42页 |
第五节 藏密曼荼罗造型语言 | 第42-44页 |
第六节 藏密曼荼罗构图法则 | 第44-47页 |
第四章 藏密曼荼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合一 | 第47-57页 |
第一节 藏密曼荼罗的基本构造及其哲学内涵 | 第48-51页 |
第二节 藏密曼荼罗构造 | 第51-55页 |
第三节 藏密曼荼罗各部圣佛系统组成 | 第55-56页 |
第四节 藏密曼荼罗诸尊特点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部分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