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绪论 | 第13-17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假设 | 第14-1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二、 研究假设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7页 |
一、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页 |
二、 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 第17-26页 |
第一节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7-18页 |
一、 关于就业竞争力内涵的研究 | 第17页 |
二、 关于就业竞争力培养的研究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8-23页 |
一、 就业竞争力内涵研究 | 第18-19页 |
二、 就业竞争力现状研究 | 第19-21页 |
三、 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 第21-22页 |
四、 提升就业竞争力对策研究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第23-24页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一、 竞争力含义 | 第24页 |
二、 就业竞争力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调查与分析 | 第26-53页 |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相关说明 | 第26-28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二、 调查对象及内容 | 第26-27页 |
三、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现状分析及差异比较 | 第28-46页 |
一、 就业前的能力准备层面 | 第28-31页 |
二、 就业认知层面 | 第31-42页 |
三、 实际操作层面 | 第42-46页 |
第三节 影响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第46-53页 |
一、 影响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因素 | 第46-50页 |
二、 影响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观因素 | 第50-53页 |
第三章 提升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 第53-63页 |
第一节 政府应建构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 | 第53-55页 |
一、 改善外部就业环境 | 第53页 |
二、 建立相关法律制度 | 第53-54页 |
三、 倡导平等性别观念 | 第54页 |
四、 落实用人单位利益 | 第54-55页 |
第二节 企业要承担一定的就业责任 | 第55-57页 |
一、 树立正确的用人观与信息发布机制 | 第55页 |
二、 认真落实“生育基金的社会统筹” | 第55-56页 |
三、 严格遵守《反就业歧视法》 | 第56页 |
四、 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 第56-57页 |
第三节 高校需加强女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 | 第57-59页 |
一、 加强性别意识教育,树立科学的社会性别观 | 第57页 |
二、 接轨就业市场,提高女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第57-58页 |
三、 设立相关就业指导课程,提供就业指导培训 | 第58页 |
四、 加强就业心理疏导,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 | 第58-59页 |
五、 保持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紧密结合市场需求 | 第59页 |
第四节 女硕士研究生该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 第59-63页 |
一、 发挥自身的就业优势 | 第59-60页 |
二、 规划职业生涯并合理定位自我 | 第60-61页 |
三、 培养自身健康的择业心理 | 第61页 |
四、 正确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 第61-62页 |
五、 做好知识与技能的储备 | 第62页 |
六、 注意求职技巧的应用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