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规则之治的目标及其实现的困境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引言 | 第11-14页 |
| 一、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四、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概述 | 第14-20页 |
| 一、历史上的法律观 | 第14-16页 |
| (一) 古希腊时代的法律观 | 第14页 |
| (二) 古典自然法学的法律观 | 第14-15页 |
| (三) 分析实证主义的法律观 | 第15-16页 |
| (四) 新自然法学的法律观 | 第16页 |
| 二、规则的概念 | 第16-17页 |
| (一) 狭义规则的概念 | 第16-17页 |
| (二) 广义规则的概念 | 第17页 |
| 三、规则之治的概念 | 第17-20页 |
| (一) 有法可依 | 第17-18页 |
| (二) 良法之治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规则之治的目标 | 第20-29页 |
| 一、法律的内在道德 | 第20-26页 |
| (一) 内在道德的概念 | 第20-21页 |
| (二) 内在道德的八项原则 | 第21-26页 |
| 二、法律的外在道德 | 第26-29页 |
| (一) 外在道德的概念 | 第26-27页 |
| (二) 外在道德与内在道德的关系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目标实现的困境 | 第29-46页 |
| 一、法律的稳定性实现之困境 | 第29-34页 |
| (一) 法律难以保持绝对的稳定性 | 第29-33页 |
| (二) 应对过程中的困境 | 第33-34页 |
| 二、法律不得溯及既往实现之困境 | 第34-38页 |
| (一) 溯及既往性法律存在的原因 | 第34-38页 |
| (二) 应对过程中的困境 | 第38页 |
| 三、官方的行动与公布的规则保持一致性实现之困境 | 第38-42页 |
| (一) 一致性偏离的原因 | 第38-42页 |
| (二) 应对过程中的困境 | 第42页 |
| 四、消除法律中的矛盾实现之困境 | 第42-44页 |
| (一) 矛盾的难以消除 | 第42-43页 |
| (二) 应对过程中的困境 | 第43-44页 |
| 五、法律不得要求为不可能之事实现之困境 | 第44-46页 |
| (一) 主观方面证明的难题 | 第44页 |
| (二) 应对过程中的困境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正确看待困境 | 第46-51页 |
| 一、历史变迁的必然结果 | 第46-47页 |
| 二、在个案中寻求解决 | 第47-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