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中职学校“问题学生”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7-1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7-10页
   1 现实问题第9页
   2 观念问题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3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国内的研究及探索第12-13页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4页
  (一)研究内容第13页
  (二)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问题学生”表现及成因分析第14-22页
 一、“问题学生”的表现第14-16页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准确的职业定位第14-15页
  (二)综合素质较差第15页
  (三)学生自卑心理明显第15-16页
 二、“问题学生”成因分析第16-22页
  (一)社会的原因第16-17页
   1.社会的大环境第16-17页
   2.社会的不良诱惑第17页
  (二)家庭的原因第17-18页
   1.家庭教育的观念与方法第17页
   2.家庭结构及氛围第17-18页
   3.家庭的经济状况第18页
  (三)学校方面的因素第18-19页
   1. 教育的评价制度第18-19页
   2.学校课程设置与学生兴趣爱好的矛盾第19页
   3.学校对于教师的考核制度的设定第19页
  (四)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第19-22页
   1. 学生的心理问题第19-20页
   2. 学生的智力因素第20页
   3. 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第20-22页
    (1)自我调控能力差,缺乏足够的进取心第20-21页
    (2)自我约束力差,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第21页
    (3)情感掌控能力差,缺乏正确的人生观第21-22页
第三章 转化“问题学生”的对策第22-27页
 一、培养“问题学生“的自信心第22页
 二、以情动人、充分理解、循循善诱第22-23页
 三、密切配合,落实措施第23-24页
 四、学会赏识,适度惩罚第24-26页
  (一)学会适度惩罚,达到教育转化第24-25页
  (二)赏识教育第25-26页
 五、持之以恒,耐心教导第26-27页
第四章 结语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0页
致谢第30页

论文共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激励机制研究--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下一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