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影像艺术中的动态呈现方式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研究意义和角度 | 第12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 第2章 数字影像艺术及其动态呈现要素 | 第14-20页 |
| ·数字影像艺术范畴 | 第14-15页 |
| ·数字动效界说 | 第15-20页 |
| 第3章 动态呈现方式的流变 | 第20-28页 |
| ·传统艺术中的动效渊源 | 第20-25页 |
| ·取静塑动 | 第22-23页 |
| ·以演喻动 | 第23-24页 |
| ·借势呈动 | 第24-25页 |
| ·现代艺术中的动效演进 | 第25-28页 |
| 第4章 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动态影像造型体系 | 第28-37页 |
| ·数字动态影像建构的技术框架 | 第28-29页 |
| ·偕艺术共进的技术探索 | 第29-33页 |
| ·技术融于艺术的审美诉求 | 第33-37页 |
| ·相融的情感路径 | 第33-34页 |
| ·遵循艺术规则 | 第34-37页 |
| 第5章 数字影像的动态表现独特性分析 | 第37-44页 |
| ·幻化 | 第37-39页 |
| ·空间幻化 | 第37-38页 |
| ·时间幻化 | 第38-39页 |
| ·力的幻化 | 第39页 |
| ·拟态 | 第39-44页 |
| ·主体拟态 | 第40-41页 |
| ·陪体拟态 | 第41-42页 |
| ·环境拟态 | 第42-44页 |
| 第6章 数字媒介环境下的动态美感生发机制 | 第44-49页 |
| ·认清数字媒介时代的艺术发展环境 | 第45-47页 |
| ·科技进步催动的观念革新 | 第45-46页 |
| ·媒介发展开拓的时尚视野 | 第46页 |
| ·“星丛”化艺术传受机制 | 第46-47页 |
| ·探寻数字媒介时代的审美价值生成途径 | 第47-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 附录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