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概述 | 第10页 |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及范围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范围 | 第11-12页 |
1 关于现代汉语词汇“返祖”现象的界定 | 第12-18页 |
·“返祖”的性质 | 第12页 |
·现代汉语词汇“返祖”的界定 | 第12-17页 |
·“返祖”与新词新语的区别 | 第12-14页 |
·“返祖”与旧词新义的区别 | 第14-15页 |
·“返祖”与古语词的区别 | 第15-17页 |
·小结 | 第17-18页 |
2 现代汉语词汇“返祖”现象类型及例析 | 第18-26页 |
·现代汉语词汇的“返祖”的分类 | 第18-22页 |
·现代汉语词的“返祖” | 第18-20页 |
·现代汉语固定短语的“返祖” | 第20页 |
·现代汉语词义的“返祖” | 第20-22页 |
·现代汉语词汇“返祖”词群 | 第22-23页 |
·现代汉语词汇“返祖”的时代色彩及类推用法 | 第23-26页 |
3 由语言“显性—潜性”看现代汉语词汇“返祖”现象 | 第26-31页 |
·语言的“显性——潜性” | 第26-27页 |
·由语言“潜—显”看现代汉语词汇“返祖”轨迹 | 第27-30页 |
·由语言“潜—显”划分“返祖”词汇 | 第27-28页 |
·由词汇潜显看词语“返祖”现象轨迹 | 第28-30页 |
·潜词的再利用 | 第30-31页 |
4 现代汉语词汇的“返祖”现象产生的动因及作用 | 第31-46页 |
·现代汉语词汇“返祖”产生的动因 | 第31-45页 |
·语言系统内部机制的调节作用 | 第31-35页 |
·社会动因 | 第35-38页 |
·心理动因 | 第38-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返祖”的作用 | 第45-46页 |
5 由现代汉语词汇的“返祖”现象看语言发展规范及预测 | 第46-50页 |
·现代汉语词汇“返祖”的规范观 | 第46页 |
·“返祖”规范的原则 | 第46-48页 |
·得体性原则 | 第46-47页 |
·经济原则 | 第47页 |
·合作原则 | 第47-48页 |
·从“返祖”的看现代汉语语言发展预测 | 第48-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