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8-10页 |
(二) 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三)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3-14页 |
(四)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一、 近代天津展览会出现的机缘和条件 | 第15-28页 |
(一) 清末新政开始“注目”商业 | 第15-17页 |
(二) 世界博览会带来的冲击与反应 | 第17-22页 |
(三) 天津本埠举办展览会的有利条件 | 第22-28页 |
二、 清末天津展览会 | 第28-42页 |
(一) 直隶工艺总局主导下的天津展览会 | 第28-38页 |
1、 考工厂及其活动 | 第28-32页 |
2、 实习工场与五次纵览会 | 第32-34页 |
3、 教育品陈列所——早期的教育用品展览馆 | 第34页 |
4、 第一次劝业展览会 | 第34-36页 |
5、 天后宫商业劝工会 | 第36-37页 |
6、 李文忠公祠堂劝工会 | 第37-38页 |
(二) 清末天津展览会分析 | 第38-42页 |
三、 民国时期天津地方展览会 | 第42-51页 |
(一) 天津展览会述要 | 第42-47页 |
1、 天津工业售品所与国货展览会 | 第42-43页 |
2、 1916 年津商会并天津国货维持会举办国货展览会 | 第43-44页 |
3、 直隶省三次工业观摩会 | 第44-46页 |
4、 其他展览会列举 | 第46-47页 |
(二) 民国时期天津展览会分析 | 第47-51页 |
四、 近代天津展览会的影响和弊端 | 第51-55页 |
(一) 近代天津展览会的社会推动作用 | 第51-52页 |
(二) 近代天津展览会的不足 | 第52-55页 |
五、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