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8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当前风力发电发展情况 | 第8-10页 |
| ·全球风电发展现状 | 第8-9页 |
|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风力发电机组抗震的必要性 | 第10-12页 |
| ·地震带与风力资源利用区域比较 | 第10-11页 |
| ·风荷载与地震作用 | 第11-12页 |
| ·风力发电机组塔架的结构形式 | 第12-13页 |
| ·风力发电机组抗震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现有风力发电机组结构抗震分析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有限元地震分析 | 第14-15页 |
| ·行业规范标准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 第2章 风力发电机组基本自振周期的经验公式 | 第18-28页 |
| ·研究风力发电机组基本自振周期的必要性 | 第18页 |
| ·拟合数据概况 | 第18-19页 |
| ·近似理论计算公式 | 第19-21页 |
| ·经验公式 | 第21-27页 |
| ·经验公式1 | 第22-23页 |
| ·经验公式2 | 第23-25页 |
| ·经验公式3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风力发电机组地震作用分析 | 第28-43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有限元模型介绍 | 第28-29页 |
| ·模态分析 | 第29-33页 |
| ·地震反应谱分析 | 第33-36页 |
| ·地震时程分析 | 第36-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现有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 第43-53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现有风力发电机组行业标准 | 第43-45页 |
| ·日本规范 | 第43-44页 |
| ·IEC标准 | 第44页 |
| ·风力机械标准汇编 | 第44-45页 |
| ·GL Wind 2010 | 第45页 |
| ·规范对比 | 第45页 |
| ·2MW和5MW风力发电机组地震作用计算 | 第45-52页 |
| ·有限元分析 | 第45页 |
| ·日本规范计算 | 第45-47页 |
| ·IEC标准计算 | 第47页 |
| ·适用性对比分析 | 第47-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底部地震剪力、弯矩计算方法研究 | 第53-62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推导公式 | 第53-55页 |
| ·单自由度模型底部剪力法 | 第55页 |
| ·两自由度模型底部剪力法 | 第55-56页 |
| ·三种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 第56-61页 |
| ·采用准确周期的底部剪力法计算 | 第57-59页 |
| ·采用近似周期的底部剪力法计算 | 第59-61页 |
| ·结果对比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 1. 结论 | 第62-63页 |
| 2. 展望 | 第63-64页 |
| 附表 | 第64-77页 |
| 附录A 功率与周期数据表 | 第64-65页 |
| 附录B 塔架高度与周期数据表 | 第65-66页 |
| 附录C 近似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1拟合数据 | 第66-67页 |
| 附录D 经验公式1验算和经验公式3拟合数据 | 第67-68页 |
| 附录E 经验公式2拟合数据 | 第68-69页 |
| 附录F:5MW风力发电机组(T=3.135)计算对比 | 第69-70页 |
| 附录G:1MW风力发电机组(T=2.385)计算对比 | 第70-71页 |
| 附录H:1.5 MW风力发电机组(T=2.245)计算对比 | 第71-72页 |
| 附录I:1.5 MW风力发电机组(T=2.214)计算对比 | 第72-73页 |
| 附录J:500kW风力发电机组(T=2.007)计算对比 | 第73-74页 |
| 附录K:600kW风力发电机组(T=1.361)计算对比 | 第74-75页 |
| 附录L:400kW风力发电机组(T=1.225)计算对比 | 第75-76页 |
| 附录M:100kW风力发电机组(T=0.478)计算对比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