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脊髓NGF及其受体TrkA的影响
| 缩略词表 | 第1-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 引言 | 第12-14页 |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14-27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14-17页 |
|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 ·实验仪器 | 第14-16页 |
| ·实验试剂 | 第16-17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17-27页 |
| ·动物分组 | 第17-18页 |
| ·造模方法 | 第18-21页 |
| ·穴位定位 | 第21页 |
| ·治疗方法 | 第21-22页 |
| ·标本取材及处理方法 | 第22页 |
|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22-26页 |
| ·统计方法 | 第26-27页 |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27-35页 |
| 1 大鼠行为的改变 | 第27页 |
| 2 大鼠并发症情况 | 第27-28页 |
| 3 大鼠膀胱容量的改变 | 第28-29页 |
| 4 各组大鼠膀胱HE染色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29-31页 |
| 5 各组大鼠脊髓NGF及受体TrkA表达的观察 | 第31-35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5-47页 |
| 1 中西医对骶上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认识 | 第35-39页 |
| ·骶上SCI后神经源性膀胱 | 第35页 |
| ·中医对骶上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认识 | 第35-37页 |
| ·西医对骶上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认识 | 第37-39页 |
| 2 选穴依据 | 第39-40页 |
| 3 模型的选择 | 第40-41页 |
| ·动物种类的选择 | 第40页 |
| ·造模方法的选择 | 第40-41页 |
| 4 NGF及受体TrkA的相关研究 | 第41-43页 |
| ·NGF及受体TrkA | 第41-42页 |
| ·NGF与SCI的研究进展 | 第42-43页 |
| 5 电针对SCI作用的相关研究 | 第43-45页 |
| 6 电针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关研究 | 第45-46页 |
| 7 电针对脊髓NGF及受体TrkA表达的相关研究 | 第46-47页 |
|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附图 | 第54-56页 |
| 附录 | 第56-64页 |
| 1:文献综述 | 第56-64页 |
| 2: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和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