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英及其表演艺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序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程玉英的艺术人生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童年学艺几番艰辛 | 第11-13页 |
第二节 脱颖而出大器早成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祸福相依绝境求生 | 第14-16页 |
第四节 倾其一生桃李满园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程玉英代表剧目及所演人物 | 第19-29页 |
第一节 传统戏及其饰演人物 | 第19-25页 |
(一) 《火焰驹》与黄桂英 | 第19-20页 |
(二) 《明公断》与秦香莲 | 第20-21页 |
(三) 《情探》与敫桂英 | 第21-22页 |
(四) 《教子》与王春娥 | 第22-23页 |
(五) 《算粮》与王宝钏 | 第23-24页 |
(六) 《投县》与胡凤莲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现代戏及其饰演人物 | 第25-29页 |
(一) 《小二黑结婚》与三仙姑 | 第25-26页 |
(二) 《罗汉钱》与小飞娥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程玉英表演艺术特点 | 第29-41页 |
第一节 情发于中收放有度 | 第29-31页 |
第二节 技巧塑人突破创新 | 第31-36页 |
(一) 坐墩 | 第31-32页 |
(二) 拖椅 | 第32-33页 |
(三) 眼功 | 第33页 |
(四) 腰功 | 第33-34页 |
(五) 巧用手势 | 第34页 |
(六) 巧用服饰 | 第34-35页 |
(七) 巧用道具 | 第35-36页 |
(八) 巧妙装扮 | 第36页 |
第三节 水袖精妙身段独特 | 第36-39页 |
第四节 细到微处精心组合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嗨嗨腔”的形成与风格 | 第41-47页 |
第一节 “嗨嗨腔”的初创 | 第41页 |
第二节 “嗨嗨腔”的发展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嗨嗨腔”的成熟 | 第42-44页 |
第四节 “嗨嗨腔”的特点 | 第44-47页 |
第五章 程玉英对中路梆子的传承和贡献 | 第47-55页 |
第一节 程玉英的教学理念 | 第47-49页 |
第二节 剧团的管理 | 第49-52页 |
(一) 临危受命扭亏为盈 | 第49页 |
(二) 载誉三晋舍己为公 | 第49-50页 |
(三) 齐心协力共创美好 | 第50-51页 |
(四) 兢兢业业硕果累累 | 第51-52页 |
第三节 戏校的建设 | 第52-55页 |
(一) 守纪律抓教学 | 第52-53页 |
(二) 严把关拿大奖 | 第53页 |
(三) 多交流促教学 | 第53页 |
(四) 喜更名育人才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79页 |
附录A:程玉英年谱 | 第61-67页 |
附录B:程玉英部分荣誉及奖章 | 第67-71页 |
附录C:程玉英经典唱段唱腔谱 | 第71-75页 |
附录D:程玉英演出剧目及饰演人物 | 第75-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