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前言第11-19页
 一、选题意义第11-14页
 二、相关研究评述第14-18页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18-19页
第一章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与背景基础第19-29页
 一、"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概念第19-22页
  (一) 关于"积极"和"积极心理健康"第19-20页
  (二) 积极教育第20-21页
  (三)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第21-22页
 二、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基础第22-29页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思想第22-24页
  (二) 积极心理学及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第24-29页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第29-33页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状况第29-31页
  (一)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第29-30页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第30-31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第31-33页
  (一) 教育目标不平衡性第31页
  (二) 教育内容窄化第31-32页
  (三) 教育形式化第32页
  (四) 队伍专业性不强第32-33页
第三章 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第33-44页
 一、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第33-34页
 二、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第34-35页
  (一) 积极性原则第34-35页
  (二) 系统性原则第35页
  (三) 主体性原则第35页
 三、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第35-39页
  (一) 增加积极体验第36-37页
  (二) 塑造积极人格第37-38页
  (三) 创建积极环境第38-39页
 四、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第39-44页
  (一) 从增进大学生积极体验着手塑造积极人格第39-40页
  (二) 创建积极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系统第40-42页
  (三) 开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51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51-5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诺德·柏林特的参与美学研究
下一篇:3-6岁儿童自信发展及行为问题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