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绪论 | 第10-14页 |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三、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参与美学的理论支点:审美场域 | 第14-27页 |
| 第一节 审美场域的概念 | 第14-16页 |
| 第二节 审美场域的组成元素及其作用 | 第16-27页 |
| 第二章 参与美学诸范畴及主要特点 | 第27-38页 |
| 第一节 经验融合 | 第27-30页 |
| 第二节 身体化 | 第30-32页 |
| 第三节 连续性 | 第32-36页 |
| 第四节 审美参与的特点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参与美学与环境美学 | 第38-44页 |
| 第一节 柏林特的环境观 | 第38-40页 |
| 第二节 环境与艺术的关系 | 第40-42页 |
| 第三节 参与美学的实质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参与美学的价值和卡尔松的批评 | 第44-53页 |
| 第一节 参与美学的价值 | 第44-49页 |
| 第二节 卡尔松肯定美学及其对参与美学的批评 | 第49-53页 |
| 结语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60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