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34页 |
·肿瘤和肿瘤标志物 | 第12-17页 |
·肿瘤的分类 | 第12-13页 |
·肿瘤产生的影响因素 | 第13页 |
·肿瘤标志物的特点及分类 | 第13-14页 |
·常见的肿瘤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 第14-16页 |
·免疫分析法 | 第14-16页 |
·胶体金免疫分析法 | 第15页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第15-16页 |
·免疫分析方法的分类 | 第16页 |
·肿瘤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生物传感器 | 第17-21页 |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第18页 |
·生物传感器的优点和缺点 | 第18-19页 |
·电化学DNA 传感器的原理 | 第19页 |
·DNA 在固体电极上的固定 | 第19-20页 |
·电极的化学修饰及其应用 | 第20页 |
·化学修饰电极现状和展望 | 第20-21页 |
·纳米多孔金电极 | 第21页 |
·纳米粒子及其在生物电化学中的应用 | 第21-24页 |
·纳米粒子的类型 | 第22-24页 |
·金纳米粒子 | 第22页 |
·量子点 | 第22-24页 |
·量子点的基本特征 | 第23页 |
·水相体系中制备量子点 | 第23-24页 |
·量子点的应用 | 第24页 |
·化学发光技术 | 第24-27页 |
·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 第25页 |
·电化学发光 | 第25页 |
·常见的化学发光体系 | 第25-27页 |
·高锰酸钾化学发光体系 | 第26页 |
·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体系 | 第26-27页 |
·本课题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4页 |
第2章 利用生物条码技术的 K562 细胞表面糖基数目的检测 | 第34-53页 |
·引言 | 第34-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6页 |
·试剂 | 第36页 |
·仪器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9页 |
·金胶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36-37页 |
·细胞的培养 | 第37页 |
·巯基二茂铁与巯基十六烷酸对金胶纳米粒子的修饰 | 第37-38页 |
·伴豆刀球蛋白A 对金胶纳米粒子的修饰 | 第38页 |
·细胞生物传感器的组装过程 | 第38-39页 |
·修饰后的金胶纳米粒子在金电极上的固定以及电化学检测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9页 |
·生物传感器的组装和检测原理 | 第39-40页 |
·修饰后的金胶纳米粒子的紫外光谱表征 | 第40页 |
·生物传感器组装过程的表征 | 第40-42页 |
·生物传感器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42页 |
·巯基二茂铁与巯基十六烷酸的比例的优化 | 第42-43页 |
·修饰后的金胶纳米粒子在金电极上固定时间的优化 | 第43-44页 |
·甘露糖苷酶对细胞生物传感器峰电流信号影响的检测 | 第44-45页 |
·细胞生物传感器信号物质的检测 | 第45-46页 |
·K562 细胞的检测 | 第46-47页 |
·K562 细胞表面糖基的计算 | 第47-49页 |
·实验小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第3章 基于生物条码和金胶纳米粒子放大技术的Hela细胞的发光检测 | 第53-73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4-5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4-55页 |
·试剂 | 第54页 |
·仪器 | 第54-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5-58页 |
·联吡啶钌的制备 | 第55页 |
·联吡啶钌与Survivin DNA 的修饰(ECL 探针的制备) | 第55页 |
·金胶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55-56页 |
·CdTe 量子点的制备 | 第56-57页 |
·羧基二茂铁与Quenching DNA 的修饰 | 第57页 |
·ECL 探针和Capture DNA 修饰的金胶纳米粒子 | 第57页 |
·Hela 细胞的培养 | 第57-58页 |
·生物传感器的组装过程 | 第58页 |
·ECL 探针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 第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9页 |
·生物传感器的组装和检测原理 | 第58-59页 |
·生物传感器组装过程的表征 | 第59-61页 |
·ECL 探针和金胶纳米粒子复合物的紫外表征 | 第61页 |
·Hela 细胞对金纳米粒子探针吞噬 | 第61-62页 |
·Capture DNA 与ECL 探针的比例条件的优化 | 第62-63页 |
·修饰后的金纳米探针粒子在金电极上固定时间的优化 | 第63-64页 |
·利用试剂盒从Hela 细胞中mRNA 的提取 | 第64页 |
·联吡啶钌和三丙胺(TPA)的电化学发光反应原理 | 第64-65页 |
· | 第65-69页 |
·靶DNA 修饰的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发光检测 | 第65-66页 |
·mRNA 修饰的生物传感器的组装和电化学发光检测 | 第66-67页 |
·Hela 细胞修饰的生物传感器的组装和电化学发光检测 | 第67-69页 |
·实验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第4章 基于生物条码和 Tat 修饰金纳米颗粒的穿膜技术的肿瘤细胞的检测 | 第73-84页 |
·引言 | 第73-74页 |
·实验部分 | 第74-7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74页 |
·试剂 | 第74页 |
·仪器 | 第74页 |
·实验方法 | 第74-76页 |
·金胶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74页 |
·ECL 探针的制备 | 第74-75页 |
·ECL 探针、Capture DNA 以及穿膜肽TAT 修饰的金胶纳米粒子 | 第75页 |
·Hela 细胞的培养 | 第75页 |
·生物传感器的组装过程 | 第75-76页 |
·生物传感器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 第7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6-80页 |
·生物传感器的组装及检测原理 | 第76页 |
·金纳米探针在穿膜肽修饰前后发光强度的对比 | 第76-77页 |
·Capture DNA、ECL 探针和穿膜肽比例条件的优化 | 第77-78页 |
·修饰后的金纳米粒子探针与细胞孵育时间的优化 | 第78-79页 |
·联吡啶钌和三丙胺(TPA)的电化学发光反应原理 | 第79-80页 |
·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发光检测 | 第80页 |
·实验小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