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概述 | 第14-25页 |
第一节 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的定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产生的根源和特征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直接后果 | 第16-19页 |
一、海洋生态食物链的破坏 | 第16-17页 |
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丧失 | 第17-19页 |
第四节 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的行为类型 | 第19-25页 |
一、陆地不当活动的污染行为 | 第19-21页 |
二、海上不当活动的污染行为 | 第21-23页 |
三、不合理开发的污染行为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国外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 第25-31页 |
第一节 美国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 | 第25-28页 |
一、普通法下的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 第26-27页 |
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日本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 | 第28-30页 |
一、多种海洋发展规划减少生态损害 | 第28-29页 |
二、注重海洋法律体制建设强化生态保障 | 第29页 |
三、门类众多的生态损害赔偿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国外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 第30-31页 |
一、实施环境公益诉讼机制 | 第30页 |
二、建立专业评估机构和制定切实可行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评估标准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第一节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 | 第31-33页 |
一、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法律基础 | 第31-32页 |
二、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一、海洋环境污染实施者难以确定 | 第33-34页 |
二、部分企业经营者对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认识的盲目性 | 第34页 |
三、损害赔偿双方主体实质地位不平等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6-46页 |
第一节 扩大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赔偿的原告资格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赔偿的公益诉讼制度 | 第38-40页 |
一、适当扩大公益诉讼主体资格 | 第38-39页 |
二、实行更严格的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倒置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建立完善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赔偿的责任保险制度 | 第40-41页 |
一、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 | 第40-41页 |
二、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责任保险的投保方式 | 第41页 |
三、实行索赔发生制的海洋生态损害保险制度 | 第41页 |
第四节 完善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的补偿制度 | 第41-46页 |
一、生态补偿原则 | 第43页 |
二、生态补偿的方式 | 第43-44页 |
三、拓展补偿资金来源渠道 | 第44页 |
四、建立专业评估机构和制定切实可行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评估标准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