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技术方法论文

TiO2/ITO纳米薄膜光催化电极的MOCVD制备及其掺杂改性的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4页
1 绪论第14-36页
   ·课题背景第14页
   ·TiO_2光催化反应原理第14-17页
   ·改进TiO_2光催化技术的途径第17-25页
     ·量子尺寸效应第17-18页
     ·光电催化第18-20页
     ·复合和掺杂第20-25页
   ·纳米TiO_2薄膜的制备和掺杂方法第25-29页
     ·溶胶-凝胶(Sol-Gel)第25-26页
     ·阳极氧化第26-27页
     ·磁控溅射第27-28页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第28-29页
   ·MOCVD制备TiO_2薄膜的过程模拟第29-31页
   ·TiO_2及掺杂型TiO_2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第31-32页
   ·研究思路第32-36页
     ·研究目标第32-33页
     ·研究内容第33-34页
     ·技术路线第34-36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6-42页
   ·试剂和实验材料第36页
   ·实验装置和流程第36-39页
     ·TiO_2/ITO薄膜的制备第36-38页
     ·TiO_2/ITO薄膜的掺杂第38页
     ·TiO_2/ITO薄膜电极催化降解有机物第38-39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39-40页
     ·TiO_2/ITO薄膜的微观形貌第39页
     ·TiO_2/ITO薄膜的晶型结构第39页
     ·TiO_2/ITO薄膜的表面元素价态及含量第39-40页
     ·TiO_2/ITO薄膜的光学性能第40页
     ·TiO_2/ITO薄膜的电化学特性第40页
     ·TiO_2/ITO薄膜的光电催化性能第40页
   ·CFD模拟的计算方法与软件第40页
   ·TiO_2掺杂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与软件第40-42页
3 MOCVD制备TiO_2纳米薄膜的CFD模拟第42-58页
   ·基础理论和数学模型第42-45页
     ·模型假设第42页
     ·控制方程第42-44页
     ·反应方程第44-45页
   ·计算方法和模型描述第45-47页
     ·计算方法第45页
     ·几何结构与网格划分第45-46页
     ·边界条件第46-47页
   ·模型模拟第47-55页
     ·操作参数的影响第47-53页
     ·模型参数灵敏性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8页
4 TiO_2/ITO薄膜的MOCVD制备及其催化活性的研究第58-74页
   ·制备条件第58-59页
   ·薄膜形貌表征第59-65页
     ·TiO_2薄膜的组成第59-60页
     ·沉积温度对晶粒粒径的影响第60-61页
     ·不同膜厚的形貌与薄膜生长模式第61-65页
   ·薄膜电极催化活性第65-70页
     ·催化形式第65-66页
     ·光照方向的影响第66-68页
     ·薄膜厚度的影响第68-70页
   ·薄膜电极稳定性分析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4页
5 B掺杂TiO_2/ITO薄膜的制备及其催化活性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第74-90页
   ·B掺杂TiO_2/ITO薄膜的制备第74-75页
   ·B掺杂TiO_2/ITO薄膜的表征第75-77页
     ·XRD分析第75-76页
     ·XPS分析第76-77页
     ·UV-VIS-DRS分析第77页
   ·B掺杂TiO_2/ITO薄膜可见光催化活性第77-80页
     ·B掺杂量的影响第77-78页
     ·光电催化效应第78-79页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第79-80页
   ·B掺杂TiO_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80-87页
     ·计算模型第80-81页
     ·结构优化第81-82页
     ·能带结构与态密度第82-86页
     ·电荷密度第86-87页
   ·本章小结第87-90页
6 Fe掺杂TiO_2/ITO薄膜的制备及其催化活性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第90-106页
   ·Fe掺杂TiO_2/ITO薄膜的制备第90-91页
   ·Fe掺杂TiO_2/ITO薄膜的表征第91-95页
     ·XRD分析第91-93页
     ·XPS分析第93-94页
     ·UV-Vis-DRS分析第94-95页
   ·Fe掺杂TiO_2/ITO薄膜可见光催化活性第95-97页
     ·紫外光催化活性第95-96页
     ·可见光催化活性第96-97页
     ·光电催化第97页
   ·Fe掺杂TiO_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97-104页
     ·计算模型第98-99页
     ·结构优化第99页
     ·能带结构与态密度第99-101页
     ·电荷密度第101页
     ·DFT+U的影响第101-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7 结论与建议第106-110页
   ·主要结论第106-108页
   ·创新点第108-109页
   ·问题和建议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降雨影响敏感型滑坡变形动态预测方法及排水洞效果研究
下一篇:混凝土中氯盐的传输机理及钢筋锈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