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文献小结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 第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创新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内容框架 | 第14-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内容框架 | 第17-18页 |
2 供应链融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34页 |
·供应链融资的概念和特点 | 第18-24页 |
·供应链融资的概念 | 第18-19页 |
·供应链融资的主体 | 第19-20页 |
·供应链融资方式与银行传统融资方式的比较 | 第20-21页 |
·供应链融资的特点 | 第21-22页 |
·供应链融资的优势 | 第22-24页 |
·供应链融资模式及其基本运作方式 | 第24-31页 |
·以核心企业为风险载体的供应链融资 | 第25-28页 |
·以货权控制为风险载体的供应链融资 | 第28-30页 |
·以债权控制为风险载体的供应链融资 | 第30-31页 |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 | 第31-33页 |
·供应链融资外生风险 | 第32-33页 |
·供应链融资内生风险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44页 |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5-36页 |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估指标初选 | 第36-38页 |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38-42页 |
·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 | 第40-41页 |
·鉴别力分析 | 第41-42页 |
·构建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的评价 | 第44-53页 |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原理 | 第44-46页 |
·人工神经网络 | 第44-45页 |
·BP神经网络 | 第45-46页 |
·运用BP神经网络建模评价信用风险的优势 | 第46-47页 |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7-51页 |
·BP神经网络拓扑结构的设定 | 第47-49页 |
·隐含层神经元激发函数的选取 | 第49-50页 |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确定 | 第50-51页 |
·BP神经网络初始参数的设定 | 第51页 |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样本的数据处理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仿真 | 第53-67页 |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样本采集与处理 | 第53-56页 |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样本的采集 | 第53-54页 |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样本的处理 | 第54-56页 |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仿真 | 第56-65页 |
·隐含层节点数的确定 | 第56-59页 |
·网络训练函数 | 第59-60页 |
·网络学习速率 | 第60-64页 |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MATLAB仿真 | 第64-65页 |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检验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结束语 | 第67-6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 第67-68页 |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1 | 第73-75页 |
附录2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