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自我意识情绪的概念和特征 | 第10-11页 |
·自我意识情绪的概念 | 第10页 |
·自我意识情绪的特征 | 第10-11页 |
·自豪的概念 | 第11页 |
·自豪与其他相关情绪的区别 | 第11-12页 |
·自豪与高兴 | 第11-12页 |
·自豪与自大 | 第12页 |
·自豪与骄傲 | 第12页 |
2 自豪的分类与结构 | 第12-13页 |
·自豪的分类 | 第12-13页 |
·自豪的结构 | 第13页 |
3 与自豪相关的理论 | 第13-16页 |
·Lewis 的一般情绪发展理论 | 第13-15页 |
·Tracy 和 Robins 的自我意识情绪加工模型 | 第15-16页 |
4 儿童自豪的测量 | 第16-18页 |
·自豪的自我报告法 | 第17-18页 |
·情境式自豪量表 | 第17页 |
·自豪形容词评定 | 第17-18页 |
·自豪的非言语行为编码 | 第18页 |
5 儿童自豪的发生和发展 | 第18-22页 |
·自豪表达的发生 | 第18-20页 |
·自豪识别的发展 | 第20页 |
·自豪理解的发展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 | 第22-25页 |
1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没有中国文化背景下婴儿自豪表达发生的指标 | 第22页 |
·中国幼儿自豪的发生时间有待明确 | 第22页 |
2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3 研究的目的与假设 | 第23页 |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研究假设 | 第23页 |
4 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理论意义 | 第23-24页 |
·实践意义 | 第24-25页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第25-41页 |
研究 1 婴儿自豪情绪发生指标确定 | 第25页 |
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25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假设 | 第2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5-29页 |
·被试 | 第25页 |
·研究工具 | 第25-27页 |
·访谈工具 | 第25-26页 |
·任务选择实验工具 | 第26-27页 |
·研究程序 | 第27-29页 |
·访谈程序 | 第27页 |
·任务选择实验程序 | 第27-29页 |
·编码和计分 | 第29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访谈结果 | 第29-30页 |
·自豪发生指标结果 | 第29-30页 |
·自豪诱发任务结果 | 第30页 |
·任务选择实验结果 | 第30-31页 |
·婴儿自豪行为编码指标的信度和效度 | 第31-32页 |
研究 2 婴儿自豪发生的横向研究 | 第32页 |
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2页 |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研究假设 | 第3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2-35页 |
·被试 | 第32-33页 |
·研究工具 | 第33页 |
·研究程序 | 第33-34页 |
·编码和计分 | 第34-35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自豪诱发实验任务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35页 |
·婴儿自豪发生的年龄特点 | 第35-37页 |
·婴儿自豪发生的性别差异 | 第37-38页 |
研究 3 婴儿自豪发生的纵向研究 | 第38页 |
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8页 |
·研究目的 | 第38页 |
·研究假设 | 第3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被试 | 第38页 |
·研究工具 | 第38页 |
·研究程序 | 第38-39页 |
·编码和计分 | 第39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 第41-46页 |
1 婴儿自豪编码指标 | 第41页 |
2 本研究所用的实验任务 | 第41-42页 |
3 自豪发生的年龄特点 | 第42-43页 |
4 自豪发生的性别差异 | 第43-44页 |
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4页 |
6 本研究的局限及研究展望 | 第44-46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1 自豪非言语表达编码系统 | 第50-52页 |
附录 2 自豪家长访谈提纲 | 第52-53页 |
附录 3 允许婴儿参加的同意书 | 第53-54页 |
附录 4 实验照片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