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伦理精神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一) 选题的目的 | 第10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10-12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一) 国内学者的综述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国外学者的综述研究 | 第13页 |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点 | 第13-15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 理论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本质与特征 | 第15-19页 |
一、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内涵 | 第15-17页 |
(一) 伦理和伦理精神的界说 | 第15-16页 |
(二) 教育伦理和教育伦理精神的界说 | 第16-17页 |
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本质和特征 | 第17-19页 |
(一)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本质 | 第17页 |
(二)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特征 | 第17-19页 |
第三章 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19-25页 |
一、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缺失的表现 | 第19-21页 |
(一) 高等教育功利化 | 第19-20页 |
(二) 高等教育的不公平 | 第20-21页 |
(三) 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伦理素质相对匮乏 | 第21页 |
二、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1-25页 |
(一) 高等教育目标偏颇 | 第21-22页 |
(二) 教育公平矛盾突出 | 第22-23页 |
(三) 教育工作者自身的道德责任感日益下降 | 第23-25页 |
第四章 提升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对策思考 | 第25-37页 |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念育人 | 第25-30页 |
(一) 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学习 | 第25-26页 |
(二) 用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传播 | 第26-29页 |
(三) 用高尚的伦理精神来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观 | 第29-30页 |
二、建立培育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基本保障 | 第30-33页 |
(一) 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法规 | 第30-31页 |
(二)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各类资源 | 第31-32页 |
(三) 坚持教育改革,尽快实现教育的公平正义 | 第32-33页 |
三、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个人道德修养 | 第33-37页 |
(一) 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具有端正的教育伦理精神 | 第33-34页 |
(二) 高等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对伦理精神的学习 | 第34-35页 |
(三) 高等教育机构要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伦理修养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