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 分子动力学的应用 | 第16-18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方法 | 第20-38页 |
§2.1 与统计力学有关的重要概念 | 第20-25页 |
§2.1.1 相空间 | 第20-21页 |
§2.1.2 系综 | 第21-23页 |
§2.1.3 时间平均 | 第23-25页 |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基础 | 第25-31页 |
§2.2.1 势能模型 | 第26-28页 |
§2.2.2 运动方程 | 第28-30页 |
§2.2.3 周期性边界条件 | 第30-31页 |
§2.3 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 | 第31-38页 |
§2.3.1 初始设定 | 第32-34页 |
§2.3.2 平衡过程 | 第34-35页 |
§2.3.3 生成和分析相空间中状态点的轨迹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模拟体系中含有单个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38-48页 |
§3.1 模型建立及初始设定 | 第38-39页 |
§3.2 液态氩导热系数的计算 | 第39-41页 |
§3.3 EAM 势能模型与 L-J 势能模型比较 | 第41-43页 |
§3.4 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 第43-44页 |
§3.5 规则液体薄层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 第44-46页 |
§3.6 纳米颗粒直径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 第46-47页 |
§3.7 结论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模拟体系中含有多个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传递现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48-58页 |
§4.1 剪切粘度的计算 | 第48-49页 |
§4.2 NEMD 方法计算传递系数与 EMD 方法比较 | 第49-52页 |
§4.3 模拟体系中存在多个纳米颗粒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 纳米颗粒聚集对纳米流体导热性质的影响 | 第53-57页 |
§4.5 结论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纳米流体非平衡传热现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58-66页 |
§5.1 非平衡传热现象中耦合系数的定义 | 第58页 |
§5.2 应用物理定义式方法的耦合系数计算 | 第58-61页 |
§5.3 应用曲线拟合方法的耦合系数计算 | 第61-65页 |
§5.4 结论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