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刘少奇访苏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第7-8页 |
·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论文的基本思路 | 第10-12页 |
第二章 1949 年初的国际国内革命形势 | 第12-17页 |
·国民党陷入军事经济的总崩溃 | 第12-13页 |
·美国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基调 | 第13-14页 |
·苏联对华政策的转轨 | 第14-17页 |
第三章 米高扬来华:第一次最高层秘密会晤 | 第17-20页 |
·米高扬来华的缘由和真实使命 | 第17-18页 |
·米高扬和中共领导人会谈情况 | 第18-19页 |
·米高扬来华的影响和中共政策的调整 | 第19-20页 |
第四章 中共代表团初到莫斯科 | 第20-25页 |
·刘少奇访苏的来由和直接目的 | 第20-21页 |
·中共代表团的构成和基本情况 | 第21页 |
·第一次会议:苏联援助问题 | 第21-23页 |
·“一边倒”:毛泽东对苏联的明确表白 | 第23-25页 |
第五章 向联共中央提交的报告和信件 | 第25-34页 |
·中国的目前形势 | 第25-26页 |
·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与中央政府 | 第26-27页 |
·关于外交问题 | 第27-29页 |
·关于苏中关系问题 | 第29-31页 |
·刘少奇提出的各项请求 | 第31-34页 |
第六章 关于刘少奇报告和信的讨论 | 第34-40页 |
·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问题 | 第34-35页 |
·关于人民民主专政问题 | 第35-36页 |
·关于外交问题和中苏关系问题 | 第36-38页 |
·关于国际形势和其他问题 | 第38-40页 |
第七章 刘少奇在苏联的参观、座谈情况 | 第40-44页 |
·对苏联外交部的访问 | 第40-41页 |
·在斯大林汽车工厂的参观、座谈 | 第41-44页 |
第八章 中苏关于军事问题的会议 | 第44-49页 |
·毛泽东给刘少奇转斯大林的报告 | 第44-45页 |
·关于台湾问题的讨论 | 第45-47页 |
·迟到的道歉 | 第47-49页 |
第九章 刘少奇和第一个苏联专家小组 | 第49-53页 |
·中共对苏联专家来华的请求 | 第49-50页 |
·中苏双方对于苏联专家来华的谈判和落实 | 第50-51页 |
·中共对苏联专家的热烈欢迎 | 第51-53页 |
第十章 最后一次会议和中苏各领域合作项目的达成 | 第53-58页 |
·最后一次会议和告别 | 第53-54页 |
·经济、技术和文化方面的合作 | 第54-56页 |
·军事方面的援助 | 第56-58页 |
结语 中苏结盟的起始 | 第58-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