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一、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的基本理论 | 第11-17页 |
(一) 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的界定 | 第11-15页 |
1. 委托贷款业务的概念 | 第11-12页 |
2. 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2页 |
3. 委托贷款业务的分类 | 第12-13页 |
4. 委托贷款业务的法律特征 | 第13-14页 |
5. 委托贷款业务的法律性质 | 第14-15页 |
(二) 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中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 第15-16页 |
1. 委托关系中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 第15页 |
2. 借贷关系中受托人与借款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 第15-16页 |
(三) 发展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的意义 | 第16-17页 |
1. 提高企业闲置资金利用率 | 第16页 |
2.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 第16页 |
3. 提高民间借贷安全性 | 第16页 |
4. 增加商业银行业务收入 | 第16-17页 |
二、我国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21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的立法现状 | 第17-18页 |
1. 《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 第17页 |
2. 《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 | 第17-18页 |
3. 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 第18页 |
4. 部门规章的相关规定 | 第18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的法律问题 | 第18-21页 |
1. 纠纷产生时责任分配不明确 | 第18-19页 |
2. 委托贷款业务担保制度有欠缺 | 第19页 |
3. 集合委托贷款法律规定不完善 | 第19-20页 |
4. 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 | 第20页 |
5. 委托贷款监管法规不完善 | 第20-21页 |
三、我国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21-28页 |
(一) 明确借款人逾期不归还本息的责任分配 | 第21-23页 |
1. 受托人主张债权时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的认定 | 第21页 |
2. 受托人不主张债权时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的认定 | 第21-23页 |
(二) 完善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担保制度 | 第23-24页 |
1. 分情况确定担保合同效力 | 第23页 |
2. 委托人行使介入权 | 第23-24页 |
(三) 规范委托贷款业务中的集合委托贷款 | 第24-25页 |
1. 设定严格的借款人资格条件 | 第24页 |
2. 规范集合委托贷款业务操作 | 第24页 |
3. 建立集合委托贷款产品流动机制 | 第24-25页 |
(四) 完善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内部控制 | 第25-26页 |
1. 加强合规性审查 | 第25页 |
2. 禁止垫付资金 | 第25页 |
3. 完善内部责任追究制 | 第25-26页 |
(五) 完善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外部监管 | 第26-28页 |
1. 统一监管标准 | 第26页 |
2. 健全监管手段 | 第26-27页 |
3. 规范信息披露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