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创新点 | 第10页 |
·理论创新 | 第10页 |
·实践创新 | 第10页 |
·论文的内容及框架结构 | 第10-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个人-组织匹配理论研究状况 | 第12-17页 |
·个人-组织匹配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个人-组织匹配的理论内涵 | 第14-15页 |
·个人-组织匹配的操作定义 | 第15-16页 |
·个人-组织匹配理论测量方法 | 第16-17页 |
·员工离职倾向研究状况 | 第17-19页 |
·离职倾向的含义 | 第17-19页 |
·离职倾向的测量 | 第19页 |
·工作满意度研究状况 | 第19-21页 |
·工作满意度的含义 | 第19-20页 |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 第20-21页 |
·个人-组织匹配、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关系的研究状况 | 第21-22页 |
·对以往研究的述评 | 第22-24页 |
3 研究的理论构思与总体设计 | 第24-3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8页 |
·个人-组织匹配 | 第24-27页 |
·工作满意度 | 第27页 |
·离职倾向 | 第27页 |
·民营企业的界定 | 第27-28页 |
·研究变量测量维度的划分 | 第28-29页 |
·个人-组织匹配测量维度的划分 | 第28页 |
·工作满意度测量维度划分 | 第28页 |
·员工离职倾向测量维度的划分 | 第28-29页 |
·研究假设及假设模型 | 第29-31页 |
·研究假设 | 第29-31页 |
·研究假设模型 | 第31页 |
·研究问卷设计 | 第31-33页 |
·个人-组织匹配问卷设计 | 第31-32页 |
·工作满意度问卷设计 | 第32-33页 |
·离职倾向问卷设计 | 第33页 |
·研究样本 | 第33-34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4 实证研究 | 第35-52页 |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35-38页 |
·个人-组织匹配量表的效度和信度 | 第35-36页 |
·工作满意度量表的效度和信度 | 第36-37页 |
·员工离职倾向量表的效度和信度 | 第37-38页 |
·个人-组织匹配中一致性匹配、需要-供给和需求-能力匹配的差异检验 | 第38-39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39-41页 |
·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个人-组织匹配与员工离职倾向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1页 |
·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离职倾向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页 |
·回归分析 | 第41-48页 |
·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 第42-45页 |
·个人-组织匹配与员工离职倾向的回归分析 | 第45-47页 |
·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离职倾向的回归分析 | 第47-48页 |
·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 第48-52页 |
·个人-组织匹配、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离职倾向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 第49页 |
·个人-组织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回归 | 第49页 |
·个人-组织匹配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回归 | 第49页 |
·工作满意度在需要-供给与员工离职倾向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49-50页 |
·工作满意度在价值观与员工离职倾向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50-52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2-59页 |
·研究结论 | 第52-54页 |
·研究结论分析 | 第54-57页 |
·一致性匹配、需求-能力匹配和需要-供给匹配三者之间的差异性 | 第54页 |
·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 第54-55页 |
·个人-组织匹配与员工离职倾向的关系 | 第55-56页 |
·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离职倾向的关系 | 第56-57页 |
·工作满意度对个人-组织匹配与员工离职倾向的中介作用 | 第57页 |
·对新疆民营企业的建议 | 第57-59页 |
6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59-60页 |
·研究的局限 | 第59页 |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附录一 | 第65-68页 |
附录二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70-74页 |
英文详细摘要 | 第74-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