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车悬架系统设计及整车平顺性计算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7页 |
·国内外悬架系统设计研究的概况 | 第7-1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2 汽车总体参数设计 | 第14-21页 |
·整车型式的选择 | 第14-15页 |
·发动机的种类和型式 | 第14页 |
·汽车的驱动型式 | 第14-15页 |
·轮胎的选择 | 第15页 |
·汽车主要参数的选择 | 第15-19页 |
·汽车主要尺寸参数 | 第15-16页 |
·汽车质量参数 | 第16页 |
·汽车主要性能参数的选择 | 第16-19页 |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的选择 | 第19-20页 |
·发动机最大功率及其相应转速 | 第19页 |
·发动机最大转矩及其相应转速 | 第19-20页 |
·发动机适应性系数 | 第20页 |
·整车性能特点评价 | 第20-21页 |
3 悬架总体设计 | 第21-39页 |
·悬架选型 | 第21-22页 |
·非独立悬架 | 第21页 |
·独立悬架 | 第21-22页 |
·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 第22-39页 |
·影响平顺性的参数 | 第22页 |
·悬架的弹性特性和工作行程 | 第22-29页 |
·阻尼特性 | 第29-38页 |
·非悬挂质量的确定 | 第38-39页 |
4 前悬架设计研究 | 第39-50页 |
·前轮定位主要参数的初步确定 | 第39-44页 |
·轮距变化量 | 第39-40页 |
·车轮外倾角 | 第40-41页 |
·前轮前束 | 第41-42页 |
·转向主销的内倾角及偏移距 | 第42页 |
·主销后倾角及后倾拖距 | 第42-43页 |
·侧倾中心 | 第43页 |
·侧倾角刚度 | 第43-44页 |
·前悬架的仿真优化 | 第44-48页 |
·前悬架的仿真 | 第44-47页 |
·前悬架的优化 | 第47-48页 |
·螺旋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的计算 | 第48-50页 |
5 后悬架设计研究 | 第50-67页 |
·概述 | 第50-51页 |
·变刚度悬架 | 第50页 |
·非对称钢板弹簧 | 第50-51页 |
·汽车钢板弹簧设计 | 第51-65页 |
·钢板弹簧刚度的计算方法 | 第51-53页 |
·多片钢板弹簧的设计与计算 | 第53-65页 |
·减振器的选购 | 第65-67页 |
6 整车平顺性计算 | 第67-81页 |
·整车模型的建立 | 第67-71页 |
·前悬架模型 | 第67页 |
·轮胎模型建立 | 第67-68页 |
·转向系统模型 | 第68-69页 |
·钢板弹簧模型建立 | 第69-70页 |
·驱动桥总成模型 | 第70-71页 |
·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 第71-75页 |
·整车悬架系统正弦波扫描分析 | 第71-72页 |
·随机不平路面的仿真 | 第72-75页 |
·人-座椅系统的平顺性计算 | 第75-81页 |
·人-座椅系统仿真分析 | 第75-76页 |
·平顺性计算 | 第76-81页 |
7 全文总结 | 第81-83页 |
·工作总结 | 第81-82页 |
·工作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A | 第88-89页 |
附录B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