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V-ATP 酶的概述 | 第8-12页 |
·V-ATP 酶的结构 | 第8页 |
·V-ATP 酶的功能 | 第8-10页 |
·V-ATP 酶的活性调控 | 第10-11页 |
·V-ATP 酶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RAVE 复合物的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RAVE 复合物的发现 | 第12-13页 |
·RAVE 复合物的结构 | 第13-14页 |
·RAVE 复合物的功能 | 第14页 |
·本课题的意义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8页 |
·材料 | 第16-19页 |
·菌种与质粒 | 第16页 |
·实验试剂 | 第1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6-17页 |
·培养基 | 第17页 |
·主要溶液配制 | 第17-19页 |
·方法 | 第19-28页 |
·酿酒酵母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19-20页 |
·引物设计 | 第20页 |
·rav1 最佳 PCR 条件的确定 | 第20-22页 |
·vma5 的 PCR 扩增 | 第22页 |
·PCR 产物的纯化 | 第22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22页 |
·大肠杆菌 JM109 和大肠杆菌 BL21(DE3)高效感受态的制备 | 第22-23页 |
·重组质粒 pACYCDuet-rav1 和 pET28a-rav1 的构建 | 第23页 |
·重组质粒 pACYCDuet-rav1 和 pET28a-rav1 的初步筛选 | 第23-24页 |
·PCR 鉴定阳性重组质粒 pACYCDuet-rav1 和 pET28a-rav1 | 第24页 |
·酶切鉴定阳性重组质粒 pACYCDuet-rav1 和 pET28a-rav1 | 第24页 |
·DNA 测序检测重组质粒 pACYCDuet-rav1 和 pET28a-rav1 | 第24页 |
·重组质粒 pET21a-vma5 的构建 | 第24-25页 |
·重组质粒 pET21a-vma5 的验证 | 第25页 |
·目的蛋白 Rav1p 的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25-26页 |
·目的蛋白 Vma5p 的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26页 |
·目的蛋白 Rav1p 的纯化 | 第26页 |
·目的蛋白 Vma5p 的纯化 | 第26-27页 |
·His-Tag 融合蛋白的 western blot 检测 | 第27页 |
·Rav1p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8-50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8-34页 |
·酿酒酵母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28页 |
·rav1 最佳 PCR 条件的确定 | 第28-29页 |
·重组质粒 pACYCDuet-rav1 的鉴定 | 第29-31页 |
·重组质粒 pET28-rav1 的鉴定 | 第31-32页 |
·重组质粒 pET21-vma5 的鉴定 | 第32-34页 |
·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34-43页 |
·可溶融合蛋白 Rav1p 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4-35页 |
·可溶融合蛋白 Vma5p 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5-36页 |
·融合蛋白 Rav1p 和 Vma5p 的 western blot 检测 | 第36-37页 |
·融合蛋白 Rav1p 的纯化 | 第37-39页 |
·融合蛋白 Vma5p 的纯化 | 第39-40页 |
·纯化后融合蛋白的 western blot 检测 | 第40-41页 |
·目的蛋白 Rav1p 的表达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第41-42页 |
·目的蛋白 Vma5p 的表达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第42-43页 |
·Rav1p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3-50页 |
·Rav1p 的一级结构分析 | 第43-47页 |
·Rav1p 的三级结构的预测 | 第47-48页 |
·Rav1p 的β-propeller 结构域的功能预测 | 第48-50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0页 |
展望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73页 |
附录 1:重组质粒 pACYCDuet-rav1 的测序比对结果 | 第57-62页 |
附录 2:重组质粒 pET28-rav1 的测序比对结果 | 第62-67页 |
附录 3:重组质粒 pET21-vma5 的测序比对结果 | 第67-69页 |
附录 4:酿酒酵母 Rav1p 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对 | 第69-73页 |
附录 5: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