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内蒙古公务接待工作的思考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 国内公务接待的研究 | 第10-11页 |
2. 国外公务接待的研究 | 第11-12页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页 |
(五) 主要观点和创新 | 第12-13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 接待的涵义 | 第13-14页 |
2. 公务接待 | 第14页 |
(二) 公务接待的历史沿革及重要性 | 第14-17页 |
1. 公务接待的历史沿革 | 第14-16页 |
2. 公务接待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三) 理论依据 | 第17-21页 |
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9页 |
2. 行政成本理论 | 第19-21页 |
二、内蒙古公务接待工作的现状 | 第21-24页 |
(一) 内蒙古公务接待的基本原则 | 第21页 |
(二) 内蒙古公务接待的特点 | 第21-24页 |
1. 内蒙古公务接待充分体现都市化战略的特点 | 第22页 |
2. 内蒙古公务接待充分体现了草原文化战略的特色 | 第22-23页 |
3. 内蒙古公务接待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智慧 | 第23-24页 |
三、内蒙古公务接待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29页 |
(一) 内蒙古公务接待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1. 公务接待费用逐年上升 | 第24页 |
2. 内蒙古公务接待标准不一 | 第24-25页 |
3. 公务接待存在假公济私现象 | 第25页 |
4. 以其他费用名义列支公务接待费用 | 第25页 |
(二) 内蒙古公务接待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1. 内蒙古公务接待的法规及相关体系不完善 | 第25-26页 |
2. 内蒙古公务接待监督机制缺位 | 第26-27页 |
3. 内蒙古行政管理体制滞后 | 第27页 |
4. 内蒙古部分公职人员存在官本位的思想观念 | 第27-29页 |
四、进一步完善内蒙古公务接待工作的思考 | 第29-33页 |
(一) 完善内蒙古公务接待工作的法规及相关体系 | 第29-30页 |
1. 完善公务接待工作的法规 | 第29页 |
2. 建立健全公务接待工作法规的相关体系 | 第29-30页 |
(二) 加大内蒙古公务接待的监督力度 | 第30-31页 |
1. 加强内部监督机制 | 第30页 |
2. 加强外部监督机制 | 第30-31页 |
(三) 加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 | 第31-32页 |
1. 转变政府职能 | 第31页 |
2. 完善行政组织机构 | 第31页 |
3. 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 第31-32页 |
(四) 加快内蒙古公务接待队伍的建设 | 第32-33页 |
1. 将官本位的思想观念转变为以民为本的接待理念 | 第32页 |
2. 树立勤俭节约的公务接待意识 | 第32页 |
3. 接待工作队伍的建设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