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文化影响下的档案术语--基于文献检索统计与文本解读的历史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图表目录 | 第9-10页 |
| 绪论 | 第10-16页 |
| ·概念与范畴 | 第10-11页 |
| ·研究对象的数据来源 | 第10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档案”一词的词源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档案”与其相关名词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1 “档子”一词在清代的使用情况分析 | 第16-24页 |
| ·“档子”一词使用的文献范畴 | 第16-19页 |
| ·出现的次数和相关文献的时间范畴 | 第16-18页 |
| ·文献的内容分类 | 第18-19页 |
| ·清代文献中关于“档子”一词的解释 | 第19-20页 |
| ·清代文献中“档子”一词的内涵 | 第20-23页 |
| ·意同今“文档” | 第20页 |
| ·意同今“档案” | 第20-23页 |
| ·文献所见“档子”在其时所发挥的作用 | 第23-24页 |
| 2 “档案”一词在清代使用情况分析 | 第24-43页 |
| ·清代文献中“档案”一词出现和使用的时间范畴 | 第24-29页 |
| ·总体情况 | 第24-26页 |
| ·清入关前(《满文老档》) | 第26页 |
| ·“档案”一词出现的时间 | 第26-27页 |
| ·《清实录》的启示 | 第27-29页 |
| ·清代文献中使用“档案”一词的内容范畴 | 第29-31页 |
| ·清代文献中“档案”一词的概念与类型 | 第31-35页 |
| ·清人的解释 | 第31-32页 |
| ·清人使用该词时的内涵 | 第32-35页 |
| ·403 种文献中所见的清代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 第35-43页 |
| ·档案形成与归档 | 第36页 |
| ·档案整理、稽查与迁移 | 第36-37页 |
| ·档案副本制度 | 第37-38页 |
| ·档案管理人员 | 第38页 |
| ·档案的利用 | 第38-40页 |
| ·因档案事件获罪 | 第40-41页 |
| ·档案不全、遗失、损毁等问题 | 第41页 |
| ·档案繁杂、冗余等问题 | 第41-42页 |
| ·档案编研 | 第42-43页 |
| 3 “档册”一词在清代的使用情况分析 | 第43-66页 |
| ·清代文献中“档册”一词出现和使用的时间范畴 | 第43-44页 |
| ·清代文献中使用“档册”一词的内容范畴 | 第44-46页 |
| ·清代文献中“档册”一词的组词类型与基本含义 | 第46-54页 |
| ·汉字档册、清字档册、汉文档册 | 第46页 |
| ·会审档册 | 第46-47页 |
| ·人丁档册、各官档册 | 第47-48页 |
| ·罪状档册、人证档册、本案档册 | 第48-49页 |
| ·起居注档册 | 第49页 |
| ·钱粮档册 | 第49页 |
| ·户口档册 | 第49-50页 |
| ·满洲蒙古档册、满洲档册 | 第50页 |
| ·兵马档册 | 第50-51页 |
| ·俸饷档册 | 第51页 |
| ·司库档册 | 第51页 |
| ·军机档册 | 第51-52页 |
| ·收支档册、支销档册、支发档册 | 第52页 |
| ·源流档册 | 第52-53页 |
| ·内阁档册 | 第53页 |
| ·两黄旗档册、八旗档册 | 第53页 |
| ·吏部档册、吏部兵部档册 | 第53-54页 |
| ·“档册”一词的基本含义 | 第54-58页 |
| ·泛指官府档案 | 第54页 |
| ·帐册簿籍 | 第54-55页 |
| ·编年体档册 | 第55-58页 |
| ·403 种文献中所见的清代档册的管理与利用 | 第58-66页 |
| ·档册形成与归档 | 第58-59页 |
| ·档册整理、校对与迁移 | 第59-60页 |
| ·档册的登记 | 第60-61页 |
| ·档册的利用 | 第61-63页 |
| ·档册管理人员 | 第63页 |
| ·档册存放、备份 | 第63-64页 |
| ·档册不全、遗失、损毁、穵改等问题 | 第64-65页 |
| ·档册的销毁 | 第65-66页 |
| 结束语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 | 第71-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