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志愿服务权的立法保障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志愿服务权的理论界定 | 第16-24页 |
·有关志愿服务的界定 | 第16-20页 |
·志愿服务的概念 | 第16-17页 |
·各个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17-20页 |
·志愿服务非无因管理 | 第20页 |
·有关志愿服务权的概念及性质 | 第20-24页 |
·志愿服务权的概念 | 第20-21页 |
·志愿服务权的人权、宪法依据 | 第21-22页 |
·志愿服务权的性质 | 第22-24页 |
第3章 我国志愿服务权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30页 |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现状 | 第24-25页 |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25-30页 |
·缺乏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 | 第26页 |
·主体过于单一 | 第26页 |
·立法粗糙原则性法条居多 | 第26-27页 |
·法律责任规定过于简单 | 第27页 |
·志愿服务组织的性质界定模糊 | 第27-28页 |
·没有对志愿者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进行明确规定 | 第28-29页 |
·没有规定志愿者出境从事志愿服务 | 第29-30页 |
第4章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完善的必要性及措施 | 第30-41页 |
·志愿服务立法完善的必要性 | 第30-35页 |
·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的需要 | 第30页 |
·弥补“志愿失灵”的需要 | 第30-31页 |
·弘扬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 第31-33页 |
·与国际社会实现志愿服务交流的需要 | 第33-35页 |
·顺应民意的需要 | 第35页 |
·志愿服务立法的完善 | 第35-41页 |
·关于志愿者的年龄条件 | 第35-36页 |
·明确规定志愿服务组织的主体性质 | 第36-37页 |
·详细规定志愿服务中出现的法律责任 | 第37-38页 |
·建立志愿者承担法律责任限制制度 | 第38-39页 |
·建立志愿者涉外志愿服务法律制度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