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4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4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4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第2章 新中国宪法诞生以前宪法的创制与衍变 | 第16-26页 |
| ·新中国宪法诞生以前宪法的创制 | 第16-20页 |
| ·新中国宪法诞生以前宪法的创制概述 | 第16-18页 |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宪法主张 | 第18-19页 |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宪法创制 | 第19-20页 |
| ·新中国宪法诞生以前宪法的衍变 | 第20-23页 |
| ·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宪法发展 | 第20-21页 |
| ·解放战争时期的制宪运动 | 第21-23页 |
| ·新中国宪法的过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第23-26页 |
| 第3章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制宪与修宪 | 第26-34页 |
| ·中国共产党与第一部宪法的诞生 | 第26-28页 |
| ·一九五四年宪法的制定背景 | 第26-27页 |
| ·一九五四年宪法的制宪准备 | 第27-28页 |
| ·一九五四年宪法的正式诞生 | 第28页 |
| ·一九五四年宪法的结构和基本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 ·一九五四年宪法的结构及基本内容概述 | 第28-29页 |
| ·一九五四年宪法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 ·“文化大革命”时期宪法的修改 | 第30-31页 |
| ·文革时期宪法修改的提出 | 第30页 |
| ·文革时期的宪法修改及评价 | 第30-31页 |
| ·社会主义修宪史的转折:一九七八年宪法及其两次修改 | 第31-34页 |
| ·一九七八年宪法的第一次修改 | 第31-32页 |
| ·一九七八年宪法的第二次修改 | 第32-33页 |
| ·对一九七八年宪法的评价 | 第33-34页 |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与现行宪法(一九八二年宪法) | 第34-42页 |
| ·现行宪法修改的背景与修改的过程 | 第34-36页 |
| ·现行宪法修改的背景 | 第34-35页 |
| ·现行宪法修改的过程 | 第35-36页 |
| ·中国共产党与现行宪法的历次修改 | 第36-38页 |
| ·1988 年对现行宪法的第一次修改 | 第36页 |
| ·1993 年对现行宪法的第二次修改 | 第36-37页 |
| ·1999 年对现行宪法的第三次修改 | 第37页 |
| ·2004 年对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改 | 第37-38页 |
| ·对现行宪法及其修改的评价 | 第38-42页 |
| ·现行宪法体现我国宪法逐渐走向成熟 | 第38-39页 |
| ·现行宪法修改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行 | 第39页 |
| ·依法治国思想入宪是法治价值的体现 | 第39-40页 |
| ·保障人权与保护私有财产入宪是“新”宪政价值的实现 | 第40-42页 |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宪法修改的经验与教训 | 第42-47页 |
| ·中国共产党与宪法的关系 | 第42-43页 |
| ·宪法修改是对民主价值的追求和完善 | 第43页 |
| ·宪法的完善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保障 | 第43-44页 |
| ·宪法修改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法律依据 | 第44页 |
| ·宪法修改是党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与时俱进的标志 | 第44-45页 |
| ·中国共产党领导修宪需要进一步完善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