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规制工具创新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1-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第2章 环境规制的理论分析 | 第23-29页 |
| ·环境规制的内涵 | 第23-25页 |
| ·环境规制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 ·环境规制的特征 | 第24-25页 |
| ·环境规制的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 ·外部性理论 | 第25-26页 |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6-27页 |
| ·政府规制理论 | 第27-29页 |
| 第3章 农村环境规制工具创新的现实基础 | 第29-38页 |
| ·农村环境污染的构成 | 第29-34页 |
| ·能源消耗污染 | 第29-30页 |
| ·日常生活污染 | 第30-31页 |
| ·农业生产污染 | 第31-32页 |
| ·乡镇企业污染 | 第32-33页 |
| ·城镇转移污染 | 第33-34页 |
| ·农村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 | 第34-37页 |
| ·制度建设滞后 | 第35页 |
| ·要素投入缺位 | 第35-36页 |
| ·主体参与不足 | 第36-37页 |
| ·现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 第37-38页 |
| 第4章 农村环境规制工具创新的经验借鉴 | 第38-49页 |
| ·政策控制型工具 | 第38-40页 |
| ·环境标准 | 第38-39页 |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第39-40页 |
| ·市场激励型工具 | 第40-44页 |
| ·环境税费 | 第40-41页 |
| ·排污交易许可证 | 第41-42页 |
| ·环境补贴 | 第42-43页 |
| ·押金返还制度 | 第43-44页 |
| ·志愿参与型工具 | 第44-46页 |
| ·环境信息披露 | 第44页 |
| ·自愿环境协议和志愿组织 | 第44-45页 |
| ·环境标签或认证标志 | 第45-46页 |
| ·对农村环境规制工具创新的启示 | 第46-49页 |
| 第5章 农村环境规制工具的创新建议 | 第49-56页 |
| ·政策控制层面的规制工具 | 第49-52页 |
|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基金账户制度 | 第49页 |
| ·农村垃圾集中标准化处理制度 | 第49-50页 |
| ·能源和农业材料生产行业环境标准 | 第50-51页 |
| ·点源污染登记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第51-52页 |
| ·市场激励层面的规制工具 | 第52-54页 |
| ·清洁能源与生态农业补贴 | 第52-53页 |
| ·乡镇企业差别排污许可证 | 第53页 |
| ·电子电器废旧产品专项回收 | 第53-54页 |
| ·污染转移生态补偿 | 第54页 |
| ·自愿参与层面的规制工具 | 第54-56页 |
| ·区域生态环境信息公示机制 | 第54-55页 |
| ·区域环境自治组织和协议 | 第55页 |
| ·环境友好标签或认证制度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