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磁共振的岩心分析实验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核磁共振岩心分析国外发展现状 | 第8-9页 |
·核磁共振岩心分析国内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 第13-29页 |
·核磁共振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 第14-20页 |
·量子力学观点 | 第14-16页 |
·经典力学观点 | 第16-20页 |
·核磁共振信号的检测 | 第20-22页 |
·弛豫时间及其测量 | 第22-26页 |
·纵向弛豫 | 第22-23页 |
·横向弛豫 | 第23-24页 |
·T_1的测量 | 第24页 |
·T_2的测量 | 第24-26页 |
·核磁共振弛豫机理 | 第26-29页 |
·自由弛豫 | 第27页 |
·表面弛豫 | 第27-28页 |
·扩散弛豫 | 第28-29页 |
第3章 核磁共振流体识别新方法实验研究 | 第29-54页 |
·传统核磁共振流体识别方法 | 第29页 |
·双T_W法 | 第29页 |
·双T_E法 | 第29页 |
·核磁共振流体识别新方法 | 第29-53页 |
·实验准备 | 第30-32页 |
·流体含量对核磁共振弛豫时间曲线影响实验研究 | 第32-37页 |
·页岩岩心T_1/T_2实验 | 第37-48页 |
·砂岩岩心T_1/T_2实验 | 第48-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核磁共振储层物性实验研究 | 第54-75页 |
·核磁孔隙度 | 第54-65页 |
·核磁渗透率 | 第65-67页 |
·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核磁渗透率 | 第65-66页 |
·利用核磁信号量幅度和计算渗透率的新方法 | 第66-67页 |
·利用核磁共振T_2分布研究孔隙结构 | 第67-73页 |
·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 | 第68-69页 |
·核磁共振T_2分布与毛细管压力曲线的相关关系 | 第69-70页 |
·T_2分布和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 | 第70-73页 |
·小结 | 第73-75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页 |
·建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