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瑶语(曼语)论文

藻敏瑶语语音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7页
 一、藻敏瑶人分布第10-14页
 二、藻敏瑶人的历史及习俗第14-15页
 三、八排瑶族体质人类学特征第15-17页
 四 藻敏瑶语的系属及分类第17-20页
 五、关于"藻敏"这一名称第20-21页
 六、藻敏瑶语的语音特征第21页
 七 藻敏瑶语两个土语群的语音差异第21页
 八、前人关于藻敏瑶语的研究第21-26页
 九、本论文的材料来源第26页
 十、本论文所涉及的实验设备第26页
 十一、本论文所使用的专业软件和程序第26-27页
 十二、发音人和实验者信息第27页
 十三、写作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第27-35页
 十四、本论文的创新点第35-37页
第二章 藻敏瑶语音系第37-79页
 第一节 油岭音系第37-49页
  一、声母第37-41页
  二、韵母第41-45页
  三、声调第45-47页
  四、声韵配合表第47-48页
  五、音节类型表第48-49页
 第二节 大坪音系第49-55页
  一、声母第49-50页
  二、韵母第50-52页
  三、声调第52-53页
  四、声韵配合表第53-55页
 第三节 莽山音系第55-61页
  一、声母第55-56页
  二、韵母第56-58页
  三、声调第58-59页
  四、声韵配合表第59-61页
 第四节 盘石音系第61-67页
  一、声母第61-62页
  二、韵母第62-64页
  三、声调第64-65页
  四、声韵配合表第65-67页
 第五节 军寮音系第67-73页
  一、声母第67-68页
  二、韵母第68-71页
  三、声调第71页
  四、声韵配合表第71-73页
 第六节 南岗音系第73-79页
  一、声母第73-74页
  二、韵母第74-76页
  三、声调第76-77页
  四、声韵配合表第77-79页
第三章 藻敏瑶语的语音特点第79-132页
 第一节 藻敏瑶语的元音第79-81页
 第二节 藻敏瑶语的声调曲线图第81-84页
  一、实验过程第81-84页
  二、实验结论第84页
 第三节 清鼻音第84-102页
  一、藻敏瑶语清鼻音概论第84-89页
  二、大坪瑶语的清鼻音第89-91页
  三、油岭瑶语的清鼻音第91-92页
  四、南岗瑶语的清鼻音第92-93页
  五、军寮瑶语的清鼻音第93-94页
  六、藻敏瑶语清鼻音的两种类型第94-101页
  七、本节小论第101-102页
 第四节 内爆音第102-104页
 第五节 藻敏瑶语的J-声母第104-109页
  一、近音J和擦音z第105页
  二、龈腭闪音变体第105-107页
  三、龈腭塞擦内爆音第107-109页
 第六节 连读变调第109-132页
第四章 藻敏瑶语历史层次研究第132-216页
 第一节 引言第132-137页
 第二节 油岭瑶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第137-161页
  一、油岭瑶语声母的主体层次第137-156页
  二、油岭瑶语声母的非主体层次第156-161页
 第三节 油岭瑶语韵母的历史层次第161-191页
  一、油岭瑶语韵母的主体层次第161-183页
  二、油岭瑶语韵母的非主体层次第183-188页
  三、油岭瑶语汉借词的上古层第188-191页
 第四节、油岭瑶语汉借词声调的历史层次第191-202页
  一、油岭瑶语汉借词声调的主体层次第191-199页
  二、油岭瑶语汉借词声调的非主体层次第199-202页
 第五节 藻敏瑶语的历史音变第202-216页
  一、方法论第202-204页
  二、古瑶语中的浊阻音第204-207页
  三、(?)(?)>(?)(?)第207-208页
  四、i:(?)>ia(?)(?)第208-209页
  五、内爆音第209-216页
参考文献第216-224页
附录1 油岭瑶语的汉语借词语素表第224-258页
附录2 藻敏瑶语词汇总表第258-50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500-501页
致谢第501-505页

论文共5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乐智慧》回鹘文抄本研究
下一篇:新平彝语腊鲁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