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课题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第一节 政府工作报告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 《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 报告》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体裁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课题发展趋势 | 第14页 |
第四节 应用前景与学术价值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论文结构与方法 | 第15-18页 |
第一节 语料描述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三章 体裁分析模式反思 | 第18-28页 |
第一节 体裁的概念 | 第18-20页 |
一、 社会学的定义 | 第18-19页 |
二、 文学的界定 | 第19页 |
三、 应用语言学的概念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体裁研究的流派 | 第20-24页 |
一、 澳大利亚学派( The SFL School) | 第20-21页 |
二、 新修辞学派(The NR School) | 第21-22页 |
三、 ESP 学派 | 第22-24页 |
第三节 Swales 和 Bhatia 的体裁分析模式 | 第24-26页 |
第四节 Swales 和 Bhatia 的体裁分析模式反思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报告》的体裁分析 | 第28-47页 |
第一节 基于语 料库的主题词特征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报告》 的结构特征 | 第29-44页 |
一、 第一 部分的主要特点 | 第30-35页 |
二、 第二 部分的主要特点 | 第35-38页 |
三、 第三 部分的主要特点 | 第38-44页 |
第三节 《报告》的体裁框架 | 第44-46页 |
第四节 体裁的融合与转化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50页 |
第一节 本研究对写作教学的影响 | 第47-48页 |
第二节 不足与未来研究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语料样本 | 第5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