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用我法”—论现代陶艺创作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1 引言 | 第6-10页 |
| ·课题来源 | 第6-7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 ·课题及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2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0-14页 |
| ·“我自用我法” | 第10-12页 |
| ·现代陶艺 | 第12-14页 |
| 3 “我自用我法”之与现代陶艺创作的必要性 | 第14-16页 |
| 4 现代陶艺创作中“我法” | 第16-34页 |
| ·现代陶艺创作主体的继承与发展 | 第16-21页 |
| ·传统陶瓷审美精神的延续与发展 | 第16-18页 |
| ·传统陶瓷材料工艺技术的借鉴及运用 | 第18-21页 |
| ·现代陶艺创作主体的实践方法 | 第21-34页 |
| ·创作观念的确立 | 第22-24页 |
| ·立于本体、顺其自然 | 第22-23页 |
| ·纯化语言、表达精神 | 第23-24页 |
| ·创作追求“神遇而迹化”的审美境界 | 第24-30页 |
| ·心灵瞬间的感悟 | 第24-25页 |
| ·泥性与人性的升华 | 第25-27页 |
| ·釉与火的神奇魅力 | 第27-29页 |
| ·泥釉火融为一体——对自然“真”的体悟 | 第29-30页 |
| ·创作实现手段的多元追求 | 第30-34页 |
| ·二维空间表现与三维立体的相互交融 | 第30-31页 |
|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穿插流动 | 第31-32页 |
| ·造型与色彩形态的解构与重组 | 第32-34页 |
| 5 结论 | 第34-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附件 | 第38-48页 |
| 硕士毕业生信息表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