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绪论 | 第16-45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意义 | 第16-24页 |
一、选题的由来 | 第16-2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21-24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24-36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29-34页 |
三、现有研究之特点 | 第34页 |
四、现有研究之缺失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36-42页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 | 第36-37页 |
二、本文篇章结构之安排 | 第37-40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40-42页 |
第四节 本文的特点与不足之处 | 第42-45页 |
一、本文的几个主要特点 | 第42-44页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44-45页 |
第一章 对外决策中的认知差异 | 第45-71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解析 | 第45-49页 |
一、认知差异 | 第45-49页 |
二、对外决策中的认知 | 第49页 |
第二节 对外决策中的认知差异 | 第49-56页 |
一、对外决策中的认知主体:外交决策者 | 第49-52页 |
二、对外决策中的认知客体:涉及对外决策的事物 | 第52-53页 |
三、对外决策的认知差异:主客体间与主体间认知差异 | 第53-56页 |
第三节 形成主体间认知差异的因素 | 第56-65页 |
一、认知主体因素: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与利益 | 第56-60页 |
二、认知客体因素:认知客体的重要性、形象、吸引力与“自我表演” | 第60-62页 |
三、认知情境因素:宏观情境与微观情境 | 第62-63页 |
四、信息传递因素:信息源、传递之信息与传递之价值观 | 第63-65页 |
第四节 主体间认知差异对外交决策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 第65-70页 |
一、主体间认知差异影响外交决策者的情感、意向和态度 | 第65-67页 |
二、主体间认知差异影响外交决策者的决策过程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主体间认知差异影响对外决策 | 第70-71页 |
第二章 欧盟对华决策中的认知差异 | 第71-98页 |
第一节 欧盟的对华决策体系与决策主体 | 第71-80页 |
一、欧盟对华决策 | 第71-72页 |
二、欧盟的对华决策体系:成员国政府主导的决策体系 | 第72-77页 |
三、欧盟的对华决策主体:官方、智库、媒体和普通民众 | 第77-80页 |
第二节 欧盟对华决策中主体间认知差异的表现形式 | 第80-84页 |
一、欧盟内部各主体间的认知差异 | 第81-82页 |
二、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认知差异 | 第82-84页 |
第三节 欧盟的对华认知差异领域 | 第84-88页 |
一、政治领域:中国政治体制、人权状况、民族问题和涉台问题 | 第84-85页 |
二、文化领域:文化外交、文化伦理和“龙”的形象 | 第85-86页 |
三、经济领域:中国经济影响、贸易逆差、反倾销和人民币汇率 | 第86-87页 |
四、外交与安全:中国国际地位、国防政策等问题 | 第87-88页 |
第四节 欧盟对华认知差异的典型状况及影响 | 第88-93页 |
一、欧盟对华认知差异的三种典型状况 | 第88-90页 |
二、欧盟对华不同状况的认知差异之影响 | 第90-93页 |
第五节 欧盟对华认知差异的形成因素 | 第93-96页 |
一、认知主体因素:价值观、利益和文化背景之差异 | 第94页 |
二、认知客体因素:“自我表演”和吸引力之差异 | 第94-95页 |
三、认知情境因素:发展阶段之差异 | 第95-96页 |
四、信息传递因素:传递的信息之差异 | 第96页 |
本章小结:欧盟对华决策主体间认知差异对中欧关系的影响 | 第96-98页 |
第三章 欧盟对华决策主体间认知差异:政治领域 | 第98-139页 |
第一节 政治领域欧盟对华主体间认知差异涉及问题 | 第98-129页 |
一、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认知差异:民主与非民主 | 第98-106页 |
二、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认知差异:进步与差距 | 第106-113页 |
三、对中国民族问题的认知差异:主权与人权 | 第113-123页 |
四、对涉台问题的认知差异:非和平方式与和平方式 | 第123-129页 |
第二节 政治领域欧盟对华主体间认知差异的特点 | 第129-136页 |
一、欧盟内部主体间认知比较一致 | 第129-131页 |
二、中欧之间的认知差异尖锐对立甚至截然相反 | 第131-132页 |
三、涉及核心价值观或核心国家利益是主要原因 | 第132-134页 |
四、对中欧关系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 第134-136页 |
本章小结:政治领域的认知差异对中欧关系的负面影响 | 第136-139页 |
第四章 欧盟对华决策主体间认知差异:文化领域 | 第139-159页 |
第一节 文化领域欧盟对华主体间认知差异涉及问题 | 第139-152页 |
一、对文化外交的认知差异:增进了解与推广价值观 | 第139-144页 |
二、对文化伦理的认知差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 第144-148页 |
三、对“龙”的形象的认知差异:图腾与怪物 | 第148-152页 |
第二节 文化领域欧盟对华主体间认知差异的特点 | 第152-156页 |
一、欧盟内部主体间认知比较一致 | 第153页 |
二、中欧之间的认知差异尖锐对立且难以弥合 #]38 | 第153-154页 |
三、文化背景与历史进展的差异是主要原因 | 第154-155页 |
四、对中欧关系产生潜在而长期的负面影响 | 第155-156页 |
本章小结:文化领域认知差异对中欧关系产生长期负面影响 | 第156-159页 |
第五章 欧盟对华决策主体间认知差异:经贸领域 | 第159-194页 |
第一节 经贸领域欧盟对华主体间认知差异涉及问题 | 第159-185页 |
一、对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影响的认知差异: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 | 第160-168页 |
二、对欧盟对华贸易逆差问题的认知差异:收益与失衡 | 第168-174页 |
三、对欧盟对华反倾销问题的认知差异:倾销与反倾销 | 第174-181页 |
四、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认知差异:操纵与自由 | 第181-185页 |
第二节 经贸领域欧盟对华主体间认知差异的特点 | 第185-191页 |
一、欧盟内部主体间认知存在一定差异 | 第185-186页 |
二、中欧之间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但可以弥合 | 第186-189页 |
三、经济利益的博弈和衡量标准的差异是主要原因 | 第189-190页 |
四、未对中欧关系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 第190-191页 |
本章小结:经贸领域的认知差异未对中欧关系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 第191-194页 |
第六章 欧盟对华决策主体间认知差异:外交与安全领域 | 第194-223页 |
第一节 外交安全领域欧盟对华主体间认知差异涉及问题 | 第194-216页 |
一、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知差异:发展中大国与超级大国 | 第194-200页 |
二、对中国国防政策的认知差异:防御与威胁 | 第200-205页 |
三、对中国非洲政策的认知差异:商业合作与“新殖民主义” | 第205-211页 |
四、对欧盟对华军售的认知差异:解禁与维禁 | 第211-216页 |
第二节 外交安全领域欧盟对华主体间认知差异的特点 | 第216-221页 |
一、欧盟内部主体间认知存在一定差异 | 第216-217页 |
二、中欧之间的认知差异通过对话与协商可以弥合 | 第217-218页 |
三、利益的博弈和价值观的冲突是主要原因 | 第218-219页 |
四、未对中欧关系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 第219-221页 |
本章小结:外交安全领域的认知差异对中欧关系的负面影响处于可控状态 | 第221-223页 |
第七章 欧盟对华决策主体间认知差异的变化趋势与中国的对策 | 第223-239页 |
第一节 欧盟对华决策主体间认知差异的变化趋势 | 第223-227页 |
一、认知主体的变化:外交心态更显成熟 | 第223-224页 |
二、认知客体的变化:中国对欧吸引力有所增强 | 第224-226页 |
三、认知情境的变化:微观认知环境发生一定变化 | 第226页 |
四、信息传递的变化:欧洲将听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 | 第226-227页 |
第二节 中国的应对措施 | 第227-237页 |
一、理性地看待欧盟对华决策主体间认知差异问题 | 第228-231页 |
二、减少中欧之间认知差异的相关具体措施 | 第231-237页 |
本章小结:欧盟对华决策中的主体间认知差异将继续影响着中欧关系 | 第237-239页 |
结论:主体间认知差异对中欧关系的影响具有多重性 | 第239-242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262页 |
后记 | 第262-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