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来源 | 第13-39页 |
第一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韩非子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13-16页 |
第二节:韩非子政治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6-30页 |
第三节: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基础 | 第30-39页 |
第二章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内容 | 第39-55页 |
第一节:治国以法为重、以赏罚为主 | 第39-44页 |
第二节:用术制臣 | 第44-49页 |
第三节:以势得国 | 第49-52页 |
第四节:法家思想的集大成 | 第52-55页 |
第三章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对越南传统社会的影响 | 第55-70页 |
第一节: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影响的历史前提 | 第55-62页 |
第二节:“法治”思想在越南传统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 | 第62-70页 |
第四章 :韩非子的法治对黎圣宗治国方略的影响 | 第70-102页 |
第一节:越南15世纪的的背景 | 第70-72页 |
第二节:黎圣宗的身世与作品 | 第72-78页 |
第三节:韩非的“法治”思想对黎圣宗治国方略的影响 | 第78-102页 |
第五章 :韩非的法治思想对黎贵惇的政治思想的影响 | 第102-131页 |
第一节:越南18世纪社会、经济的背景 | 第102-108页 |
第二节:关于黎贵惇的身世与作品 | 第108-111页 |
第三节:黎贵惇的政治思想—法治倾向 | 第111-131页 |
第六章 :韩非的法治对明命皇帝的政治思想的影响 | 第131-159页 |
第一节:越南19世纪的背景 | 第131-133页 |
第二节:关于明命的身世与事业 | 第133-139页 |
第三节:明命皇帝的治国方略——“外儒内法” | 第139-159页 |
第七章 :越南“法治”思想的历史影响 | 第159-165页 |
第一节:法治思想的进步作用 | 第159-163页 |
第二节:“法治”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第163-165页 |
结论 | 第165-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6页 |
致谢 | 第176页 |